9月21日至2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跨党派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美国会众议院时隔6年首次派代表团访华,吸引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更被视为一次具有“破冰”意义的访问。
近半个月,中美高层保持着极其频密的互动沟通。就在代表团访华的前两天,9月19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这是中美两国元首在今年的第三次通话。
而在此之前,两国军事与外交高层已率先“热身”。9月9日晚,国防部长董军应约同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视频通话,这是中美两军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接触。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吉隆坡首次会面后的两个月后再次通话。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此次代表团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来自华盛顿州的联邦众议员亚当·史密斯率领。成员还包括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议员迈克尔·鲍姆加特纳,以及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议员罗·卡纳和克里希·胡拉汉。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众议院代表团此次访华延续了近段时间中美高层加强交流的总体势头,是稳定中美关系迈出的积极一步;同时也为美国国会议员提供实地了解中国的机会,有助于校正其对华认知,避免“回音壁”式信息偏差。
“破冰之旅”
美国国会众议院代表团访华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外交部长王毅,国防部长董军分别会见了代表团。
此外,据美国驻华大使馆介绍,代表团还与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前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就中美关系现状以及在经济、外交和安全问题上的政策行动进行了坦诚交流。
中方高层以“破冰之旅”形容此访。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3日,王毅在会见代表团时也指出,“此访是2019年以来首个访华的美国联邦众议员代表团,带来了美国两党的声音和美国人民对中美关系的期待,堪称是一次破冰之旅。”
自2019年3月以来,美国众议院议员代表便再未访华。2022年,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警告,一意孤行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升级,严重冲击了中美政治互信,双方立法机构的多领域交流一度基本中断。
而美国国会也一直被视为华盛顿的“反华大本营”,平均每年抛出三四百部涉华议案。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众议院时隔六年首次派代表团访华,成为观察近期中美关系发展以及美对华关系的重要窗口。
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不约而同地用“罕见”来形容这次访问,称此访释放出努力稳定双边关系的信号。正如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在代表团抵华当天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所说,“这是自2019年来首度访华的众议院代表团。这个跨党派团队在管理美中关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韦宗友指出,“近段时间,美国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特朗普首个任期至拜登执政的八年间,强硬的对华打压并未带来预期收益,于是有声音开始质疑:将中国简单定义为需要遏制的‘战略竞争对手’,是否真符合美国利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代表团访华创造了一定舆论缓冲。韦宗友进一步分析道,此访对美国议员重新认识中国、通过实地访问以及与中国同行的交流,树立正确的中国观也有帮助。“若长期缺乏往来,他们的对华认知与中国的实际发展之间的偏差将会愈发显著,这也可能导致他们在涉华议题中提出更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极端政策主张。”
9月23日,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召开记者会。史密斯在记者会上直言,美中之间确实存在分歧,但关键在于建立机制,能以合理的方式讨论并解决这些分歧。他表示:“如果我们不开始更深入地交流,不努力增进彼此的理解,我们就永远无法找到解决之道”,而此次访问的目的就是拓宽对话渠道。
贸易、军事是代表团此访重点
据美联社报道,9月21日,在与中方会见期间,史密斯表示“贸易和经济是重中之重……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两军之间的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代表团中的三位民主党议员均来自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史密斯曾任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负责监督美国国防部和美军机构的运作,并审批国防授权法案及国防预算。
史密斯在该委员会已经任职近29年,因此他对中美两军关系的重视也显而易见。在访华的第二天(22日),国防部长董军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董军表示,中国军队愿与美军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共处、稳定正向的两军关系,同时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双方应畅通军事沟通交流渠道,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国两军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希望各位议员排除干扰制约因素,采取建设性务实举措,为改善两军关系、促进中美相向而行贡献积极力量。
据美国驻华大使馆声明,代表团则强调了美中两国,特别是在军队层面增加对话的必要性。代表团还表示,美中之间的冲突并非不可避免,更坦诚的对话对于解决分歧来说至关重要。
史密斯在23日的记者会上就中美两军关系表示:“中国是全球军事力量和核力量发展最迅速的国家,而美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力量和最庞大的核武库。如果我们不就各自的能力和意图定期沟通,那将十分危险。”因此,他强调此行目的就是“加强对话,推动彼此更好地相互理解,并携手应对全球面临的诸多挑战”。
除国防部长外,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也在22日当天会见了代表团。何立峰表示希望美方同中方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坦诚沟通、增信释疑,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据美方声明,双方就中美经贸谈判进展、TikTok、在华美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美国国会众议院代表团在中国的最后一站是上海,同样聚焦经贸。在上海,代表团与上海美国商会进行了闭门会谈。
据美联社报道,史密斯25日在结束与上海美国商会的会谈后向媒体表示,解决中美贸易摩擦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他称这场摩擦给太平洋两岸的企业都带来了困难。不过,他也说道,此次行程的最大感受是,“尽管存在贸易战,但两国经济体之间仍有大量商业活动在进行。”“中国、美国乃至全世界都能从解决部分分歧、加强合作中获益。”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团还先后与北京市长、上海市长会谈,就中美间地方合作的优势进行交流。其中,史密斯与上海市长龚正着重讨论了关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次美国国会众议院代表团在华访问共5天,停留时间长,会见人员多。澎湃新闻记者在23日的记者会上注意到,无论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相关声明,还是史密斯本人,均用“富有成效”来形容此次访问。
不过,《纽约时报》24日的报道提到,庞德伟指出,在对华强硬立场已成为两党共识的时候,代表团访问中国是有政治风险的。“此行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他们可能将在国内遭受一些政治冲击。”但他仍表示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类似访问。
韦宗友表示,“从行程安排来看,中方高度重视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希望代表团多交流、多走访、多观察,形成更客观全面的中国观,纠正此前的一些错误认知,进而推动议员们回国后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但他也特别提醒,当前美国国内政治氛围中,对华强硬仍被视为“政治正确”,一次访问难以逆转结构性分歧。“不过,这仍有助于推动美国国会及决策者通过更多交流接触重新认识中国,调整或修正此前对中国的不当认知,为中美以后的良性互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