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数齐跌,科技股持续走弱,药品股集体走低,内房股活跃。
盘面上,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大型科技股集体低迷拖累大市下跌,其中,小米跌超6%,快手、阿里巴巴、京东跌超2%,网易、美团、百度均有跌幅;特朗普宣布征收100%关税,药品类股全线下挫,歌礼制药、复星医药、绿叶制药、四环医药领跌创新药概念股;纸业股、苹果概念股、机器人概念股、黄金股、体育用品股、影视股、航空股纷纷下跌。
另一方面,多地房产政策持续推出,内房股逆势普涨,碧桂园、中国海外宏洋集团、中国金茂涨幅居前,军工股、风电股、汽车股、乳制品股多数表现活跃,其中,奇瑞汽车上市第二日一度冲高至6%。
板块聚焦
风电股逆市走高,金风科技盘中涨超7%,大唐新能源盘中涨超6%
风电股早盘逆市走高,截至发稿,金风科技(02208)涨5.38%,报13.52港元;大唐新能源(01798)涨2.29%,报2.68港元;龙源电力(00916)涨3.1%,报7.98港元。
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风电行业评级,其认为反内卷努力后板块或迎来复苏。摩根士丹利指出,经过近三年的下行周期后,中国风电价值链通过行业自律成功实现了反内卷,在2025年初实现了价格和整体盈利能力的转机。该投行预计国内风电装机需求将保持韧性,并看好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和海缆企业的投资机会。
报告显示,中国风电行业在经历了2022-2024年的困难时期后,通过内部自我调节机制成功扭转了恶性竞争局面。摩根士丹利预计“十五五”规划期间,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110GW,2028-2030年期间可达到约120GW。
内房股集体拉升,北上深此前优化地产政策多个新一线城市正谋划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政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报道,8月份,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而“北上深”也相继出台楼市新政,多维度惠及购房者。《人民财讯》记者独家获悉,目前有多个新一线城市正研究房地产市场最新政策举措,进一步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针对性加大购房支持,相关举措后续将陆续出台。
国金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近期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已落地优化限购政策,叠加需求旺季带动基本面有望修复。此外8月地产数据显示当前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出台以带动地产实现止跌回稳,政策预期持续处于加码期。当前地产板块估值偏低,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
机构研报
交银国际:内地医疗恒指本周跑输大市,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等
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跌1.4%,跑输大市。其中,互联网医药、CXO 及中药板块表现较优于其他板块。该行表示,9月以来,内资透过港股通的持股比例保持稳定,而外资的持仓则从年中开始略为回落,但内外资持续加大创新药企布局的大方向不变。本周,内资关注补涨机会,外资亦加仓长期潜力大、当前性价比较高的创新药标的,及潜在受益于降息周期的CXO企业。
创新药保障模式逐步成形,未来落地可望缓解企业的进院难、报销支付难等情况。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该行建议重点关注康方生物(09926)、科伦博泰生物-B(06990)、荣昌生物(09995)等有重磅数据读出的公司。
创新药板块普涨之后,择时、择股重要性明显提升,该行继续建议在板块回调时逐步布局,并建议关注以下细分方向:(1)创新药:三生制药(01530)、德琪医药-B(06996)短期催化剂丰富、估值仍未反映核心大单品价值,先声药业(02096)、和黄医药(00013)、传奇生物被明显低估、长期成长逻辑清晰;(2)CXO: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和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如药明合联(02268)。
信达证券:CXO市场景气度正在修复 CDMO布局新兴赛道
信达证券发布研报称, 2025年1-8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77.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9%,其中二级市场融资金额51.3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4%;国内创新药融资已经开始触底回升,其中港股回暖和BD出海发挥重要作用。CDMO公司普遍海外收入占比较高,2024年以来海外投融资需求已经率先修复,新签订单已经开始改善,逐步转化到2025年的报表层面,2025年上半年延续良好的订单趋势。受益于多肽、ADC等新分子需求旺盛,CDMO龙头普遍已经开始布局这些新兴赛道,带动相关业务实现不断高增长。
建议关注标的
参考iFind一致预期,目前大部分CXO龙头公司PS估值处于5-10倍区间,PE估值处于20-50倍区间,综合主营业务特点、公司经营趋势、估值合理性等多重考虑,筛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10家公司,建议重点关注药明康德(02359)、药明生物(02269)、药明合联(02268)、康龙化成(03759)、凯莱英(06821)、昭衍新药(06127)、普洛药业(000739.SZ)、皓元医药(688131.SH)、阳光诺和(688621.SH)、普蕊斯(301257.SZ)等。
(1)药明康德:TIDES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2)药明生物:项目储备充足,PPQ项目进入收获期;(3)药明合联:偶联药物市场需求高景气度持续;(4)康龙化成:前端CRO降息受益,后端CMC持续转化;(5)凯莱英:新兴业务有望成为高增长引擎;(6)昭衍新药:下游需求正在复苏,拥有实验用猴紧缺资源;(7)普洛药业:CDMO业务有望持续超预期;(8)皓元医药:以ADC为特色,后端订单趋势良好;(9)阳光诺和:CRO业务展现韧性,创新研发转型坚定;(10)普蕊斯:下游需求复苏,AI赋能降本增效。
个股掘金
华虹半导体:近期宣布与华力微重组,高盛称公司已与客户谈判涨价
消息面上,华虹近期宣布与华力微重组,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事项。华力微五厂主要为客户提供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服务,拥有3.8万片/月产能,为通信、消费电子等终端应用领域提供完整技术解决方案,与公司均拥有65/55nm、40nm制程代工工艺。本次重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双方的优势工艺平台可实现深度互补,共同构建覆盖更广泛应用场景、更齐全技术规格的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高盛近期发布研报称,由于全球成熟制程产能增加及终端市场增长放缓,2023年一季度以来华虹的产品均价一直呈下行趋势。然而,在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超过100%的支撑下,华虹已开始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预计将反映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中。尽管短期内均价涨幅不会很大,但该行认为这是供需改善的积极信号。由于主要终端市场已完成库存调整,预计未来价格将呈现渐进且可持续的上行趋势。
金风科技:电站业务迎来氢氨醇增量,风机业务受益涨价及出海
消息面上,近日,金风科技发布公告,拟开展乌拉特中旗3GW风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并开展申报工作,该项目总投资额约189.2亿元,规划建设3GW风电,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年、制取绿氨40万吨/年。
平安证券指出,氢氨醇业务实质是电站业务的延伸。在136号文实施的背景下,市场一度担忧风机企业电站业务的发展前景,随着政策层面对绿色液体燃料的支持以及风机企业加大对氢氨醇的投资,风机企业电站业务想象空间打开。该行认为,当前风机企业面临国内风机制造业务盈利水平拐点向上、出海即将迎来业绩兑现以及电站业务迎来氢氨醇增量的三重共振,看好风电整机企业的投资机会。
小鹏汽车-W:宣布进入欧洲五国市场,奥地利工厂首批新车量产下线
消息面上,9月26日,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瑞士、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五国市场。公司已与Hedin集团达成官方合作,计划在瑞士陆续推出2025款小鹏G6与2025款小鹏G9,并于2026年上半年上市小鹏P7+。同期,小鹏汽车宣布将于2025年10月正式进入奥地利市场。此外,小鹏汽车还将同步进军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三国。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9月15日官宣了欧洲本地化生产的重要规划,与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展开深度合作,借助该工厂现有的成熟生产线,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小鹏汽车首个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于2025年Q3,在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正式启动,首批小鹏G6与小鹏G9顺利量产下线。未来,该工厂还将投产更多小鹏车型。
思摩尔国际:Glo Hilo新品正式上线波兰市场
消息面上,长江证券指出,9月18日,波兰Glo官网正式发布Glo Hilo新品,除改良的分体式设备和一体式设备外(新增颜色选择至7种),本次波兰市场发布了更丰富的烟支口味选择,初期已发布13款口味烟支(8种茶基调味+5种烟草味)。在营销投入方面,英美烟草提供了购买加热器具赠送4包烟支的活动,继续加大对Glo Hilo新品的推广力度。在其他市场方面,该行预计Glo Hilo下一站将进入意大利市场(2024年全球HNB出货量第三大市场),此外期待其他增量市场的有序拓展。
中金此前指出,随产品打磨成熟,HNB新品普遍以试销经验复用进行全球扩张,新市场开拓节奏、用户成长斜率等阶段性成果推动资本市场预期修正,市占率提升节奏、收入增速、盈利兑现共同锚定合理估值。看好头部国际烟草品牌依托创新性新品实现份额提升趋势。
首程控股:机器人领域布局持续深化,中金看高目标价至3.3港元
消息面上,首程控股公告,近日,集团所属首程资本旗下公司所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投资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泉智博是国内领先的旋转一体化关节研发及制造厂商,其产品线涵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机械臂、外骨骼等多种应用场景,并致力于新一代高扭矩密度、高力控精度、高效率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的研发与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持续深化,已投资多家头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星海图、松延动力、图湃医疗、云鲸等,覆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中金表示,考虑股权结构优化以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利好不断释放,上调首程控股目标价21%至每股3.3港元,较当前股价具备30%的上行空间,对应2.8倍2025年P/B,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网龙:公司多款游戏将于下半年上线,海外核心IP优化后有望实现增长
消息面上,网龙此前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介绍,网龙游戏业务通过全面部署“AI生产中心”,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6.7%,AI提升整体效能约15%。新品布局方面,公司聚焦资源于重磅产品《代号MY》,已开展用户测试并反馈良好。同时,《魔域》积极拓展多语言版本,今年下半年会推出两个新的语言版本在海外上线;《代号Alpha》,也就是《征服》系列的本地化玩法,也会在今年下半年跟合作伙伴推出东南亚版本,还有一些地区还在商讨中,今年下半年会多落地1-2个区域。
中信证券认为,网龙游戏业务在核心IP优化后有望实现增长,Mynd.ai业务在关税政策落地后也将得到较好修复。叠加公司在AI领域的诸多进展,如子公司创奇思与中科闻歌的独家战略合作,以及AI端侧设备企业的投资突破,网龙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这些积极因素都将对股价形成有力支撑。该行对网龙下半年业务发展表达了积极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