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
9月24日,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全面反映了全国碳市场2024年以来的建设运行情况,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报告》指出,新纳入行业制度建设基本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
点评:此次发布的全国碳市场报告,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扩容提质新阶段。新行业纳入不仅提升了市场活跃度,更将碳定价机制延伸至更多关键领域,为系统性推进减排注入强劲动力。
《长三角ESG行动报告(2025)》发布
近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责任云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ESG中国·长三角企业社会责任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了《长三角ESG行动报告(2025)》。该报告全面梳理长三角企业在ESG领域的先进实践与创新模式,形成“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100”指数。
点评: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区域内企业的ESG实践成果,有助于推动企业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融入发展战略。形成的相关指数,为同行树立了可参照的标杆,对促进长三角乃至全国ESG生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风险防范白皮书(2022—2024年度)》发布
9月23日,北京朝阳法院发布《民营企业公司治理风险防范白皮书(2022—2024年度)》,通报该院近三年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案件审理情况及典型案例。白皮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北京朝阳法院共审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类案件1525件,三年审理数量分别为372件、492件、661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点评:这反映出部分企业在内部治理结构、风险防控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此类纠纷的增多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稳定运营,也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凸显出强化公司治理合规建设的紧迫性。
ESG观点
央行副行长陆磊:强化金融机构碳核算并披露可持续信息要求
9月24日,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大会上表示,目前央行正在制定金融机构碳核算标准,修订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南,强化金融机构有序开展碳核算并披露可持续信息要求。
点评:此举将有力推动金融业统一规范碳足迹管理,为精准引导绿色投融资、防范转型风险奠定关键制度基础。
ESG行动
“北京市ESG综合服务平台”1.0版发布上线
9月22日,“北京市ESG综合服务平台”1.0版在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上线。平台1.0版重点聚焦中小企业ESG信息披露“轻量化、简易化、低成本”等需求,为北京市中小企业提供ESG相关信息采集、信息披露、鉴证评价和服务对接“一站式”解决方案。
点评:该平台聚焦中小企业ESG披露痛点,提供“一站式”简易方案,有效降低了实践门槛。此举能激发中小企业参与积极性,对构建普惠、可操作的ESG生态体系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中国华电首个绿氢产品碳足迹核算成果落地
9月22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透露,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牵头依托辽宁华电铁岭新台子一期2.5万千瓦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成功完成中国华电首个高纯氢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形成专业核算报告,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氢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方案,开创性开展绿色认证实践。
点评:该实践不仅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认证方案,更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认证范式,有力助推氢能产业低碳化、标准化发展。
ESG国际
WWF:建议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气候治理框架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针对当前国际气候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两项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全球绿色贸易激励机制。二是推动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谈判议程。据WWF透露,将绿色贸易纳入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的政策建议,已被北京市政协正式采纳并进入相关政策研究和讨论进程。
点评:WWF提出的全球绿色贸易激励与多边谈判建议,为弥合气候行动与经贸规则提供了新思路。北京市政协采纳相关提议,体现了中国城市主动对接国际前沿理念,以机制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