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6 19:47:30 股吧网页版
广东外资三重跃迁背后的开放进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全球外资布局趋于谨慎的当下,广东依然以其强大的“磁场效应”,逆势书写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故事。

  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1万个、同比增长3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708.7亿元、同比增长9.4%,这2项关键外资指标增速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12.7%),增速领跑东部主要经济大省。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全球FDI连续三年下滑,今年前7个月我国FDI同比下降了13.4%的“寒冷气候”。

  究竟是什么,让广东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逆全球化”杂音中,依然成为外资青睐的投资热土与信任的港湾?

  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外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经历了三个显著的跃迁阶段,每一阶段都对应着国家发展的演进与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

  在当前的第三个阶段,广东以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角色与战略地位,正在形成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广东利用外资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广东初始融入国际市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探索期,珠三角地区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开放的政策红利,吸引了大量港澳台及华侨资本,形成了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港澳负责接单、营销与资金运作,珠三角地区则依托低廉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承担生产制造环节。

  该阶段外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玩具、服装、鞋类和简单电子产品。尽管外资与内资产业关联度较低,但珠三角地区藉此通过港澳间接的方式初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并培育出一批制造企业和民营经济主体,奠定了市场化、国际化导向的制造业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左右,这一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中国加入WTO,珠三角地区外资来源更多元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FDI迅速增长,尤其在电子、化工、汽车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占比提升。珠三角地区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基地,被誉为“世界工厂”。

  这一阶段的特点不仅是外资规模扩大,更体现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增强。外资企业与广东本地企业之间的关联显著深化,乘数效应放大。本土供应链企业快速成长,并孕育出如华为、中兴、TCL、美的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型企业,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子产业集群,实现了从代工制造向产业链协同和创新追赶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7年至今,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外资进入珠三角地区出现结构性变化。因应国内成本上升和国际经贸环境变化,部分低附加值外资产能外迁,FDI增速放缓,但质量要求提高。我国更加重视实体经济与创新驱动,致力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吸引高质量外资融入国内创新链与产业链。

  此前,我国企业被动接受全球分工,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为跨国企业做配套。本阶段也是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过程,我国以完整的工业体系与超大规模市场作为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外资开始转向服务于中国市场需求,为中国产业做配套,融入我国引领的创新型生态。

  广东省,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正在实现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高地”的转型。外资不仅继续加码广东,更在高水平开放、产业转型与需求升级中寻找到新机遇。

  这一历程表明,珠三角地区的外资利用模式实现了从“被动承接”、主要为国际市场服务,到“主动协同”,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并实现从“加工制造”到“创新共生”的战略跃升,不仅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外资融入中国创新体系

  短短几十年间,广东实现从依赖“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基地,向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的跨越。

  当前,广东正全力打造半导体、机器人、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外资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外资功能从单一制造转向研发创新和全面融入本地供应链体系。

  广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量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的44%。国际龙头企业加速在粤投资研发与制造,如德国SEW集团投资百亿在佛山建设华南制造基地,并已在广州布局装配中心。该公司作为机器人自动化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深度参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进程,反映出外资正从单一产能合作转向技术协同与产业链嵌入的大趋势。

  随着产业智能化升级,广东对半导体需求急剧增长,推动半导体生态链不断完善。例如,埃克森美孚与东杰新材料合作,投资10亿元建设环烯烃树脂项目,旨在突破半导体封装和光学薄膜等关键材料的国产空白,补强广东半导体产业链薄弱环节。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半导体产业生态。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领域同样迎来外资的涌入。百济神州在广州建设大分子生物药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PD-1单抗药物产能最大的企业。西门子医疗在深圳设立的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预计2027年投产,目前全球每3台磁共振设备就有1台产自深圳,彰显广东在全球医疗制造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外资企业在华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以往将成熟技术引入中国,转向依托中国的创新生态和“工程师红利”推进研发本地化。例如,采埃孚在广州设立研发中心、飞利浦在深圳建立创新中心,均旨在利用大湾区的人才与产业链优势,强化其全球研发网络与市场响应能力。外资正积极融入中国创新体系,实现从“在中国制造”到“在中国创新”的转型。

  在广东辐射全球市场

  广东凭借1.28亿常住人口和全国领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区域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高端化和潮流化的特征。外资企业纷纷调整战略,从“为国际市场制造”转向“为中国需求生产”。

  2024年,嘉士伯在佛山建成50万千升啤酒产能,助推广东终结山东30余年的霸主地位,啤酒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日本连锁餐饮企业萨莉亚在中国内地开设了500家门店,其中在广州就有222家门店,2024年萨莉亚在广州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新工厂,今年则计划在广州成立中国总部;今年8月,联合利华在广州市从化区的食品工厂及物流园投入运营,过去几年联合利华持续加码在广州的食品制造与物流投资,强化本地供应链响应能力。

  广东凭借毗邻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关键节点的地理优势,正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供应链网络。重大外资化工项目如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三期等相继落地广东,不仅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汽车、家电、电子等产业发展,还服务东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日益增长的材料需求。嘉士伯在佛山设立首个欧洲以外的研发中心,为中国及亚洲市场提供新产品研发、包材设计和检测服务。

  广州与深圳作为国际航运和航空枢纽,进一步强化了广东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辐射能力,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联合利华等企业通过在广州布局生产和物流枢纽,缩短“广东制造”抵达全球餐桌的链路。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全球新兴制造业基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质量实施,令双方产供链上下游协作更加紧密,广东处于双循环战略支点地位,区域辐射力与全球枢纽功能增强吸引更多外资加码广东。

  持续优化的投资环境

  除了长期积累的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开放环境和营商环境等传统吸引力之外,近年来广东更加注重政策引导与制度型开放,通过积极主动的战略布局和“五外联动”机制,推出一系列精准有力、多层配套的政策“组合拳”,不仅有效吸引外资入驻,更着力构建“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长效机制。

  广东先后出台外资10条、稳外资12条、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招商引资20条及新一轮外资激励政策等,逐步形成从投资促进、权益保护到能级提升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显著增强了外资企业在粤投资的稳定预期与信心。

  今年以来,广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开展超过100场“投资广东”产业链招商活动,举办外资企业“广东行”政企交流会、“日本企业广东行”等高层级对接活动,并推出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提升、外资研发中心落户等专项政策,系统强化对外资重大项目和功能机构的吸引力。

  2025年2月,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25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59%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扩大在华业务,其中广州连续八年位列中国首选投资目的地,深圳、上海、北京紧随其后。这一结果充分印证了广东在外资企业心目中的领先地位和持续优化的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协同推进

  从谱写“春天的故事”到崛起为“世界工厂”,再到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与世界级城市群”,广东每一次跨越都精准契合全球产业格局演变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势,实现了在全球与中国产业价值链上的三次重大跃迁。

  广东吸引外资从开放政策红利、要素成本优势到技术创新引领的升级过程,外资企业也从单向的技术和资本输入者、产业形态塑造者,逐渐成为融入本地创新链、供应链和市场生态的关键参与者。

  广东持续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协同推进——开放层次越深,越能汇聚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参与国际竞争越充分,越能激发出产业迭代与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与制造体系。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罕有的同时具备机电制造与数字智能技术双重优势的战略区域,正凭借其独一无二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深度融入协同创新网络。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位列全球百强首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国际科创高地的地位与吸引力。

  “投资今天的广东,就是投资世界的未来。”广东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和更完善的产业生态,邀请全球企业共同参与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在这片创新的沃土携手创造新的经济奇迹与产业跃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