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投资)从单一风电开发,系统构建起“风光氢储融一体化”的特色发展模式,业务版图从深耕国内28个省份到扬帆远航海外。预计到“十四五”收官之时,国华投资新能源并网装机将从“十三五”末的1200万千瓦历史性突破至3200万千瓦。这背后,是该公司顺应时代大势、引领产业变革的深远谋划。

图为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无棣风电场
牢记目标使命,把牢定位、把握机遇
“十四五”伊始,国华投资立下“五年翻番”的军令状,向3200万千瓦的目标跨越。在祖国最北疆,国华投资黑龙江公司萝北项目部经理朱志龙和他的团队扛起“我为边疆送绿电”的大旗,他表示:“身为基层党员,就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力争早日并网,让绿电点亮北疆。”

图为国华投资蒙东莫旗项目开展叶片运输
连续4年,国华投资每年获取的新能源建设指标均历史性地跨越“千万千瓦”大关。
国华投资紧扣国家战略需要,深化“五区域一融入”发展布局,将资源精准投向价值最高处。在渤海之滨,山东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与海上光伏基地群拔地而起。其中,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并网。在西部戈壁,宁夏宁东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将无垠风光转化为驱动国家能源化工“心脏”的绿色动脉。

图为国华投资山东HG14项目吊装现场
从“三北”大基地到沿海经济带再到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资产总额达1464.6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600亿元,人均创效水平稳居该集团第一阵营。
牢记高质发展,激发活力、激扬动能
“十四五”期间,国华投资项目开发连续4年突破千万千瓦,多项工程获“全国之最”,新能源装机规模翻番超2000万千瓦,布局一批千万千瓦级大基地;率先贯通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商业化运营,并在海上风光等新赛道树立行业标杆,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突破。
赢得更多“刮目相看”的秘诀,在于国华投资以“风光氢储融一体化”的差异化发展模式为牵引,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宁夏,全球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历史性地耦合了光伏制成的“绿氢”;在河北,“国能绿氢”通过长管拖车源源不断注入北京加油站,为首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绿色动能。国华投资成功贯通“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为传统能源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国华方案”。

图为国华投资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项目
此外,国华投资构建了“党委管总、部门主管、中心主建主办、子分公司主战”的全新体系。该公司大力实施“骐骥人才”工程,一大批“80”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2024年,该公司年轻干部占比超过1/4。

图为青年员工开展工作交流
牢记“国之大者”,融入大局、融合未来

图为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HG14党员突击队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边缘,国华投资的“光伏治沙”项目,让700多万块光伏板下的不毛之地绿草如茵。光伏电站使园区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率恢复到80%,实现了“点沙成金”,将能源开发与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希腊,国华投资不仅是绿电生产者,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连续2年举办的“Z世代中欧能源行”活动,邀请中希青年对话绿色未来,全球播放量超16亿人次。

图为中国员工与希腊学者开展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