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26日电(记者潘清)着眼于工业水处理的环保前瞻领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6日宣布,正式启用校企共建实验室深化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研究。
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项技术还可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制药等领域,助力化工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药物纯度和活性。
当日启用的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旨在校企联手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科技精英,制定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同时签约的产学研课题《过滤管及其系统的开发》着眼“过滤革命,零碳未来”研究,成果有望进一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提高我国环保能级,引领国际环保新潮流。
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黎表示,基于校企合作,双方今年执行了多个重点环保项目,包括发电废水检测分析与处理工艺开发、高分子过滤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烟气脱硫废水干燥床喷液管防堵技术开发、过滤管及其系统开发等。合作项目大多已完成,直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据介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研究中心创新采用“双导师制”,即“企业导师+高校导师”联合培养机制,确保研究生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通过“沉浸式”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积累真实工程经验,提升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还有一支跨学科团队,打破学科壁垒,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
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在10名研发人员组成精英团队的基础上,研究中心计划于2026年继续扩大研究团队,新增研究生10名、本科生5名,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