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王媛媛) 近期恒生科技指数迭创新高,AI与区块链概念股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而新消费赛道亦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独特韧性。在此背景下,新华财经专访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深入探讨其“全球价值投资践行者”理念下的投资逻辑:从AI算力与应用的双赛道爆发,到数字货币机构化浪潮中的认知重构;从新消费“情绪价值”与“质价比”的底层逻辑,到全球资产配置中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新华财经:近期恒生科技指数持续走高,尤其是AI和区块链相关H股获资金追捧。您认为这些板块受资本青睐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投资逻辑如何?
何理:AI本质上是一个“数字大脑”,在强大算力与参数支撑下,通过“涌现”展现出巨大潜力,自2023年起正式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也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从未来视角看,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大投资机遇,这也是资本大举布局AI的原因——涵盖算力、算法、数据、AI应用以及应用AI的企业等多个层面,机会广阔且持续演进。数字货币则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逾十年,代表性公链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索拉纳等。当前数字货币正处于认知转变期,政策支持、投资者结构变化及机构化进程推动其从个人主导转向机构主导,这一过程蕴含巨大机会,也伴随不确定性。
新华财经:止于至善也在全球配置AI与区块链概念股,请问贵司筛选标的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评估视角?
何理:我们定位为“全球价值投资践行者”,投资覆盖A股、港股、美股、韩股、印股、日股等超五个市场。我们对卓越公司的定义是具备强竞争力、高成长性和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并坚持“以合理价格投资”,这也是我们“只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公司”口号的由来。基础标准一致,但研究过程因企而异、丰富多元。
新华财经:目前全球资本对AI、区块链相关H股的投资热情如何?是否存在估值偏高、泡沫积聚的风险?您如何看待?
何理:我们从2023年起持续重点研究AI企业,2025年进一步关注区块链领域。短期来看,相关板块热度显著,同业机构纷纷布局,股价与估值频创新高,显示市场高度关注。其中确有高估标的,也存在低估机会。我们坚持从价值投资出发,分析企业长期发展潜力,而非盲目追逐高估值。买入价格的重要性不亚于标的品质。
新华财经:AI领域目前主要有两大方向:算力中的HBM存储芯片,以及AI应用场景的拓展。您如何看待这两条赛道的投资机会与空间?
何理:HBM是算力中我们重点看好的环节。大模型训练及部分推理对带宽需求持续攀升,相关技术天花板尚未可见,部分海外标的估值仍偏低,存在低估可能。在AI应用方面,我们去年提出应更多关注“应用AI的公司”——即通过AI实现降本增效或商业模式优化的企业,今年许多公司股价上涨与此相关。而AI应用本身早已爆发,但由于多属任务型(2T)场景,市场仍惯用消费互联网的2B/2C逻辑进行评估。例如,我司也属应用AI企业,投研人均AI使用超1000小时。预计到2026年,Agent、多模态及图像视频类AI应用将进一步爆发,推动大模型、算力乃至电力需求指数级增长,整个AI赛道空间广阔。
新华财经:在AI赛道投资中,您倾向于波段操作还是长期持有?如何平衡收益最大化与风险管理?
何理:我们采取“上涨部分减仓+长期持有核心仓位”策略。此举既保持组合流动性,便于配置更具性价比的标的,又能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价值收益。例如,我们2022年布局GPU龙头,上涨中逐步减仓转投他处,剩余仓位至今涨幅约10倍。
风控方面,我们设有“至恶”风控体系,以最坏情景为前提进行投资。核心策略产品不涉及融资融券或股指期货,持股不超过50只,前十大个股集中度超50%,行业占比不超40%,以规避过度集中风险。针对系统性特别是尾部风险,我们通过看涨/看跌期权进行尾部对冲或收益增强。成熟的投资与风控体系有助于在风险可控下争取收益,当然投资本身存在风险,不承诺收益。
新华财经:随着Circle等区块链相关公司在美上市,贵司是否会提升相关股票配置?香港即将发放稳定币牌照,有哪些投资机会?
何理:因区块链相关股票波动较大,我们限制其配置不超过基金净值的10%。当前看好DAT(加密资产金库)类企业、交易所、RWA相关机构及上游产业链等方向,目前重仓集中在DAT领域。
新华财经:您如何看待区块链的发展前景与成长空间?
何理:仅从区块链领域数字货币的总市值来看,现在已超4万亿美元,形成比特币(数字黄金)、以太坊(世界账本)、索拉纳(高速支付)三大公链格局。行业天花板未现,且可能随时加速发展。以太坊等不仅有望替代部分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还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类似SaaS替代本地软件的同时创造更大市场的情况将会出现。区块链或有5倍、10倍乃至更大的成长空间。
新华财经:在新消费领域,您的投资策略是什么?除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外,下一个具备爆发潜力的新消费公司应具备哪些特质?在H股中如何挖掘优质新消费标的?
何理:新消费的关键词相较于传统消费是突出“情绪价值”与“质价比”,具备这两方面能力的企业均属新消费范畴。例如近期某热门事件本质是情绪价值+质价比双杀的体现。我们投资的潮玩龙头最大涨幅达10倍,过程中也曾减仓。除知名公司外,旅游平台、高质价比咖啡、头部户外体育品牌等也属新消费代表,但不应简单寻找“下一个泡泡玛特”,投资需立足企业自身价值。
新华财经:今年以来贵司产品收益率如何?如何区分主要持仓与次要持仓的定位?目前AI、区块链、新消费占比超70%,两年前比例多少?大规模调仓是否获投资者支持?
何理:2022年底以来,我们业绩基本稳定在全球私募及对冲基金前10%。股票仓位中约70%布局于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包括AI、区块链、产业/消费互联网、创新药、机器人等;其余30%配置于金融、汽车、有色、白酒等传统行业。
2023年初我们意识到AI的历史性机遇后,集中投研力量进行数月深入研究,当时AI仓位升至30%以上,新消费约20%,数字货币为0,现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一半都是泛人工智能相关股票了。我们通过结果微信群与投资者保持高频沟通,及时同步动态,投资者普遍给予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