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厂依靠“标品化”将Agent落地在平台级企业的另一边,大模型公司“六小龙”之一的零一万物将目光锁定在B端 Agent的私有化部署红利上。在“‘元启上海’华东数智大会”上,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零一万物首次对外亮相的联合创始人沈鹏飞等人了解到,零一万物正试图以定制化和差异化架构路径切入新的市场。
沈鹏飞认为,不同于大厂的“标品化”方案,更多的细分行业头部企业需要深度的私有化部署服务。 “大厂交付的方式就是把标品扔出来,配合一些培训和服务,客户基于这个标品去做调整。”而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形成“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所以大厂能够拿下的项目大多是平台级的,深入到垂直应用场景的案例相对较少”。
“当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私有化部署几乎是必需的选项。”沈鹏飞说,大厂在拿到企业数据之后,往往会将能力泛化,在相同的行业有所应用。“这是所有的头部公司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想要提供私有化部署和定制化的服务,团队的选择是“从一把手抓起”。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马杰强调,在企业AI转型的过程当中,面临的并非简单的技术问题,还有业务融合等管理层面的难题。零一万物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企业在选择客户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筛选逻辑,会更倾向于直接和能够进行决策的一把手等核心管理层进行沟通,以咨询的模式切入业务场景,再实施技术落地。
“除了工程落地之外,架构范式也是Agent在B端落地的难题。”零一万物企业解决方案技术负责人王猛解释,在过去,常见的做法是用一种叫“有向无环图(DAG)”的低代码工作流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拖拽和配置来拼装流程。“但这种方式能力有限,已经跟不上大模型时代对灵活、动态智能的需求。”
王猛透露,零一万物的万智平台上强调代码先行,不再依赖拖拽配置,而是以代码为核心,通过编程来驱动智能体的构建。“在这种架构中的Agent会更加灵活,也更有机会贴合实际的业务场景。”
根据零一万物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公司2025年收入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沈鹏飞向记者透露,公司并不追求盲目扩展客户数量以博得更多收入的发展路线,“我们现阶段更愿意和各行各业的金字塔尖企业进行合作,利用灯塔案例进行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