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一枫)9月26日下午,上证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政策解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安徽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基金设立、投资管理、退出分配、风险控制和考核监督”等方面内容,共设置八章二十一条,旨在推动基金投资向早期、创新项目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金合规运营。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谭海斌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安徽省科技厅牵头设立了雏鹰计划专项基金、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省级种子投资基金4只天使基金,形成了总规模150亿元的天使基金集群体系。
据介绍,《指引》在五个方面显现出创新亮点:
一是聚焦引导措施,明确“四投”标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解决投资定位问题,将基金“领投首投率”、“硬科技”项目占比、关键技术突破、优秀人才招引等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引导基金投向创新潜力项目。
二是聚焦机制创新,提出“延存续期”,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经审批后存续期可延长至20年,允许适度延长关键期、高成长企业退出时间,解决耐心陪伴问题。
三是聚焦考核评价,提出“优化容错”,强调基金考核评价、审计、巡视、国资监管考核应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为依据,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论英雄;明确规定,在未触及容错底线且无违法违规情况下,不作负面评价,解决慎投怯投问题。
四是聚焦区域发展,提出“投资皖北”,支持皖北地区发展,适度提高母基金出资比例,解决区域协调问题。
五是聚焦服务体系,提出“多方协同”,建立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机制,要求被投企业所在地提供配套政策,解决生态赋能问题。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张丰在发布会上表示,通常政府投资基金对子基金的出资比例多控制在20%至30%,而本次《指引》允许母基金对单个子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充分体现出安徽对创业投资类基金的差异化管理,
“这一‘天花板级别的松绑’直击早期投资‘风险高、社会资本不敢投’的痛点,通过提高政府出资比例为市场机构提供‘风险共担’的安全垫,有效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早期硬科技项目的意愿。”张丰说。
安徽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友华在发布会上透露,当前,安徽省4只天使母基金已累计遴选超300家管理机构,与44家优质机构合作设立了47只子基金;天使母基金群累计投资项目250个,投资金额40.58亿元,吸引107个优质项目落地安徽,投资额15.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