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债券ETF的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债券ETF产品数量已达53只,总规模达到6740.48亿元,较年初的1739.73亿元增长了287.44%。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25日,新发债券ETF有33只,其中有24只为科创债ETF。与此同时,国债ETF和可转债ETF等产品规模持续增加,共同助推了债券ETF总规模的攀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量化及ESG分析师胡骥聪表示,债券ETF在综合债券、绿色债券和央企主题方向仍然是布局真空区,未来发展空间可以期待。从海外头部机构的债券ETF市场布局来看,还有高收益债券ETF、全球策略ETF、另类策略ETF、主动债券ETF、固定收益型ETF等创新品类有待布局和发展。
科创债ETF最吸金
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债券ETF总规模较年初增加超5000亿元。
从1月份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发行,到7月份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今年以来,债券ETF的市场版图不断完善。产品阵容方面,市场已形成利率债ETF、信用债ETF和可转债ETF三大矩阵。其中,作为信用债ETF的新锐力量,科创债ETF迅速崛起并成为了市场主力。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募集资金约290亿元,上市后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助力债券ETF的规模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9月18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披露了发行数据,合计募集规模407.86亿元,上市后再次吸引了增量资金流入,助力债券ETF的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
同时,科创债ETF正在重塑债券ETF的市场格局。截至9月25日,存续的科创债ETF累计达24只,最新规模高达2385.90亿元。其中,14只科创债ETF规模均超百亿元,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规模约196.71亿元,鹏华上证AAA科创债ETF规模约182.71亿元,规模位居前列。
景顺长城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陈健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债ETF填补了“科技金融”债券ETF的空白,有望迎来较好的增长轨迹。同时,在积极的政策导向下,关注和参与科创债的机构数量与资金规模将持续提升,随着增量资金流入,科创债产品的流动性和换手率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压缩科创债流动性溢价,对提高科创债的品种价值将有明显帮助。
抢筹机构日益多元
今年以来,百亿元级别以上的债券ETF数量从年初的5只增加至目前的31只。其中,博时可转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的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上;富国基金旗下的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的规模超400亿元,排名第三。
同时,随着资金持续流入债券ETF,其市场成交额不断放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债券ETF的日均成交额仅384亿元。转折点在6月份,当月债券ETF日均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随后每月成交额持续增长。9月份以来,债券ETF日均成交额已超2255亿元。
从配置债券ETF的投资者来看,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客源。今年以来,债券ETF的持有机构多元化,除了保险机构等主要配置力量之外,银行理财账户也出现明显增配。
机构投资者为了增加相对高票息且高流动性的品种,频频下场抢购债券ETF。根据科创债ETF上市交易公告书,信托计划、券商集合计划、理财产品均对科创债ETF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以银行理财机构为例,24只科创债ETF里,有7只科创债ETF的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中出现了兴银理财的产品;招银理财旗下多只理财产品也出现在科创债ETF产品的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当中。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银行理财对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债券ETF提供发挥空间。预计未来这一需求还将继续上升,尤其是大类资产配置理念逐渐成熟后,机构将有更多精力用于大类资产配置,而弱化对债券个券的选择。
陈健宾表示,券商自营、银行自营、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私募等各类机构均对信用债ETF有着旺盛的投资需求,科创债ETF有望成为各类机构“ETF投资工具箱”和“债券投资工具箱”里的重要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