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家居行业伴随着中国房地产的黄金二十年高歌猛进,享受着增量市场带来的澎湃红利。而今,当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作为其最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家居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全国规模以上家居建材卖场销售额的波动曲线,如同行业的心电图,记录着这场转型的阵痛与悸动。但这并非一片黯淡,在传统路径受阻之下,一股强大的内生动力正在催生裂变,家居企业以惊人的韧性上演着一场“冰与火”的变奏曲。
当国内市场从“蓝海”渐变为“红海”,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头部家居企业寻求增量的战略要地。以往的“出海”多停留在产品代工和外贸出口,而今则迈向更高维度的竞争。不仅是将沙发、橱柜卖到海外,更是将整个供应链、制造能力乃至品牌理念进行深度移植。这种“研发在外、生产近市场、品牌全球化”的模式,标志着中国家居产业正从“中国制造”向“全球运营”跃迁。
如果说出海是“向外走”的空间拓展,那么对国内存量市场深度挖掘则是“向内看”的价值重塑。适老化改造与旧房翻新,这两大需求正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暖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经济”为家居行业开辟了新赛道。这绝非简单地将产品做得更“老年化”,而是需要深入理解长者的生理心理需求,进行系统性、人性化的创新。从无障碍通道、安全扶手,到智能监测、起夜照明,适老化家居蕴含着对生命尊严的深切关怀,也是企业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美好契合点。
与此同时,在“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二手房交易占比提升,消费者对“家”的更新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推动家居消费逻辑深刻变革:从与房地产绑定的低频、大宗消费,转向基于生活品质提升的中高频、改善型消费。能否以精湛的工艺、个性化的设计、贴心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理想家”的想象,成为企业在存量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令人雀跃的是,智能AI的浪潮正以颠覆之势席卷家居行业,为其注入了最富想象力的变革因子。AI的参与,已渗透从“最初一公里”的设计到“最后一公里”的用户体验全流程。在设计端,AI可根据户型、用户喜好、预算等因素,快速生成多种风格的设计方案,大幅提升效率,降低个性化门槛。在生产端,工业AI助力柔性制造,使“千房千面”的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同时优化排产、降低能耗。在营销与服务端,AI智能客服、VR全景展示、在线设计沟通工具,正重构着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体验感、参与感成为决策的重要砝码。
这场技术革命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商业模式的重构。它推动家居企业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向一站式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那些能率先拥抱AI、将技术与人性化服务深度融合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家居行业当下的“低迷”,实则是高速增长后的必然回调,是一次挤掉泡沫、淬炼真金的洗礼。它迫使企业告别对房地产红利的路径依赖,回归商业本质:以用户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未来的家居市场,将不再是规模的粗放竞赛,而是细分赛道的精准深耕、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品牌价值的持续构建。这是一条更具挑战却也更加坚实的道路。那些能在这场“冰与火”的考验中,准确把握趋势、苦练内功、勇于创新的企业,必将如涅槃之凤,在穿越周期后,迎来更加广阔、更有质量的生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