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7 03:26:30 股吧网页版
今年以来11家公司递表 港交所GEM改革成效渐显
来源:上海证券报

  9月24日,工业工程企业山东宝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GEM(创业板)递交招股书,这是今年第11家向港交所GEM递表的企业。

  “今年港股GEM上市申请企业较往年同期更多,主要是因为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和估值修复。对于一些有迫切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来说,GEM不失为一种上市路径选择。”毕马威华南区资本市场发展主管合伙人姜健成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GEM上市审核时间长短,主要与上市公司的自身质地、申请资料完备程度、申请公司对于监管机构提问回复的速度及质量相关。”

  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3家公司向港交所GEM递交招股书,目前均已完成上市;2023年有5家公司向港交所GEM递交招股书,其中1家公司撤回申请,另外4家公司招股书自动失效。今年以来,尚未有企业实现在GEM上市,但有一家GEM企业成功转板至港交所主板上市。

  中小企业冲刺GEM上市意愿增强

  港交所官网显示,截至9月26日,今年11家公司正在冲刺GEM上市,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基础化工、教育、纺织服饰、家居建材、软件与IT服务等领域。

  从业绩表现来看,上述11家公司的年收入多数在1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年净利润普遍在0.5亿元以下,个别公司近两年则处于亏损状态。

  例如,2023年、2024年,从事再生亚克力产品制造的荣联再生科技,分别实现收入1.33亿元、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35亿元;同期,运营着超过100家“小苹果”品牌艺术培训中心的卓优智美,分别实现收入1.28亿元、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亿元、0.05亿元。

  2024年1月,港交所GEM改革落地,新机制意在降低中小企业的上市门槛。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一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港交所GEM改革后的定位更加明确,聚焦支持初创及成长型企业,吸引了更多中小企业选择GEM作为融资平台,市场吸引力得到提升。”

  记者观察到,在今年冲刺GEM上市的11家公司中,近半数公司的业务主要在海外市场。比如,遮阳帘及遮光帘制造商格兰控股产品主要销往荷兰、英国、智利、法国及澳大利亚;祥康控股是一家技术服饰制造商,主要为国际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原材料优化、快速原型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服务。

  港股市场一名投行人士认为,依托其国际化融资平台,港交所GEM市场正成为一批业务面向全球、在细分领域建立了一定壁垒的中小企业寻求融资的重要选择。

  在多家公司冲刺GEM上市的同时,今年有一家已在GEM上市的公司凭借“简化转板机制”,成功转至港交所主板上市。

  今年2月18日,比优集团正式转入港交所主板。比优集团公告称,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将扩大公司的债务融资选择范围,使公司在平衡债务及股本组合方面更具弹性,并提升优化整体资本结构的能力。转板上市,还将为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国际投资者基础。

  “GEM改革降低了部分企业的上市门槛,使得原本因合规成本较高而选择等待主板上市的公司,更愿意先在GEM挂牌。这种转变反映出市场对新规的认可,也表明GEM正在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跳板。”赵一帆说。

  GEM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据港交所上市规则与指引文件,港交所GEM改革内容共有四点:一是推出新的“简化转板机制”;二是针对大量从事研发活动的高增长企业推出新的“市值/收益/研发测试”;三是缩短GEM发行人控股股东的上市后禁售期;四是取消强制季度汇报规定。

  从2024年港交所GEM的整体表现来看,此次改革成效逐渐释放。2024年全年,GEM市场共有3只新股上市,分别是优博控股、元续科技、集信国控。而在2024年之前,GEM板块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新股上市,此前最后一只新股是2021年1月上市的裕程物流。从过往年份递表GEM的公司数量看,2023年有5家公司、2022年有8家公司、2021年超过20家公司。

  针对今年以来有11家企业递表但尚未有企业上市的情况,姜健成分析称,内地企业能否通过聆讯进而实现上市,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申请上市材料是否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二是企业是否完成回复香港监管机构的提问。“公司自身的资质、上市材料的完备性,以及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效率等,共同决定了聆讯进度。”他说。

  多位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GEM市场若要进一步恢复活力,吸引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还需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增强投资者参与度等方面持续发力。

  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港股GEM市场共有316家公司挂牌,市值在10亿港元以上的公司有10家。其中,洪桥集团的市值为81.5亿港元,位于GEM市场首位。从成交额来看,多数企业的日成交额主要在几十万至几百万港元的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