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清洁电器起家的追觅科技(Dreame品牌母公司)而言,其跨界之旅还在继续。
9月24日,追觅科技旗下追觅汽车发布消息称,预计将在首届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正式展出第二款汽车产品:对标劳斯莱斯库里南的家族首款超奢旗舰SUV。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距离追觅科技官宣造车仅过去不到1个月时间。8月28日,追觅科技方面宣布,公司将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并且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
实际上,追觅科技的目光已不只拘泥于传统的清洁家电,除跨界入局造车领域外,还开始涉足包括空调、电视、厨电等行业在内的家电行业,并宣布进军智能手机和天文领域。“公司将朝着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生态企业的愿景迈进。”追觅科技方面表示。
对于追觅科技频繁跨界的原因,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合伙人何松松分析认为,追觅科技此举主要是希望将高速电机核心技术复用至包括电动车在内的其他领域,有助于解决企业面临的业绩增长瓶颈。
多品类跨界“野心”
官网资料显示,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在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智能清洁电器基础上,产品和业务已拓展至大家电、智能汽车、智能厨电、户外智能装备等多个品类。
作为清华“学霸”,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也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创始人。
据了解,9月4日,追觅科技在上海市召开全品类发布会,10余项全球首创技术和30余款新产品相继亮相。除了传统业务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清洁电器品类外,冰箱、厨电、空调、电视等大家电产品也悉数亮相。
在首创技术方面,追觅科技发布的旗舰洗地机产品,搭载了全球首创的AI“双刮洗”机械臂,可针对地面黏腻污渍、水渍及边角污渍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大家电品类中,追觅科技旗下的冰箱产品已推出极境、纯境、多巴胺和时光屿四大产品系列。其中,极境系列搭载了追觅科技首创的保鲜技术,果蔬保鲜期可延长至21天。
追觅科技旗下的影音事业群“追觅智显”也发布了多款产品,部分电视产品在AI技术加持下能够理解正在播放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优化。据了解,“追觅智显”正推进全球化战略,首批产品已在多个国家获得超3万个订单。
实际上,追觅科技的跨界“野心”远不止于家电赛道。8月28日,追觅科技方面正式官宣造车,表示旗下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近一个月以来,其造车业务推进速度超乎外界想象。
9月24日,追觅科技方面宣布,追觅汽车将在首届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展出第二款产品:家族首款超奢旗舰SUV,这也标志着其“性能纯电轿跑+超奢旗舰SUV”的多产品矩阵正式形成。
在官宣造车的同时,追觅科技还陆续宣布进军运动相机、智能手机、天文等新领域。目前,追觅科技旗下智能影像品牌“光子跃迁”也已亮相。追觅科技方面表示,作为追觅科技生态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光子跃迁”并非寻常意义上的运动相机品牌。
“品牌虽然成立于2025年3月,但核心团队早已在智能影像、AI算法及多传感器融合领域深耕多年。团队骨干来自顶尖影像企业、头部手机厂商及消费电子巨头,具备软硬件一体化的全链路研发能力。”追觅科技方面表示。
为何驶入“红海”?
尽管各个品类都开始涉足,但外界对于追觅科技驶入“红海”市场的前景仍存疑虑。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近年来竞争尤为激烈。对于为何在此时宣布大举进军造车“红海”的问题,追觅科技旗下的追觅汽车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全球化浪潮加速的背景下,真正能在国际层面树立认知的中国豪华品牌仍屈指可数。”追觅汽车方面表示,公司选择此时造车是看中了这一稀缺窗口期的机遇,依托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全球渠道与品牌认知,有助于实现从“智能家电”到“超豪华电动车”的战略跨越。
据了解,追觅汽车为进军造车赛道已做了诸多准备工作。在技术储备方面,追觅科技迄今已累计申请6379项专利,其中约45%为发明专利,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多个和电动汽车相关的核心领域。
与此同时,追觅汽车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仍在持续扩张中。团队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跨行业人才,既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引入了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专家,形成了“智能+制造”双基因驱动的组织架构。
而在竞争更为激烈的手机领域,追觅科技宣布推出首款智能手机产品——Dreame Space。据介绍,该款产品搭载天文级摄像系统,深度融合追觅科技在天文探测与影像算法领域的成果,在尚未发布时就已获得亿元海外订单。
“Dreame Space有着出色的影像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当下用户的各类拍照需求,还搭载天文级摄像系统,可满足天文爱好者的超高难度需求。”追觅科技方面表示,上述手机产品同步接收并处理来自无人设备、天文观测单元等多端数据,构建起以人为中心的跨场景、跨维度协同体验。
在日前举行的“2025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光子跃迁”负责人袁谦表示:“运动相机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模糊语义指令解析与用户意图预判,可自动识别人物、动物、车辆等多种主体,并动态调整画面构图。”
“既定市场格局与技术壁垒,使主流品牌缺乏颠覆性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抬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对于涉足运动相机领域的理由,追觅科技方面表示,产品理念建立在深度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在短视频成为主流表达方式的时代,大多数普通用户需要的不是参数更强的专业工具,而是能够随手拍出优质内容的智能伙伴。
战略效果待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追觅科技开展多元化业务布局,也是出于打破传统清洁电器市场天花板的考量。
近年来,在科技发展和“懒人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家用清洁电器凭借其高效替代人工劳动、显著减轻家务负担的特点,迅速赢得市场青睐,消费规模持续扩大,零售量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据奥维云网发布的《2025年全球清洁电器产业洞察趋势》,在国内市场,清洁电器受国家补贴政策影响,在2024年实现高速增长,渗透率持续提高,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
不过,和冰箱、空调等传统大家电相比,清洁电器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存在较大差距。
面对中国家用清洁电器行业头部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追觅科技也将发展的目光瞄准了潜力巨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据了解,9月12日,在距离官宣造车不到20天后,追觅汽车已宣布完成了首轮融资。
日前,俞浩携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这也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欧洲高端制造腹地落地综合性工厂。“未来,公司将以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为路径,向全球市场进军。”追觅汽车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俞浩还首次正面回应了“追觅造车”一事。“造车的无畏不一定来自无知。”俞浩表示,公司有一群专业的人一起造车,也做过资金测算公司可以承受。
在何松松看来,追觅汽车选择海外建厂是比较“聪明”的选择,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如果选择在国内起步可能没有太好的破局机会,在每个细分市场和技术路线中都有非常强大的“玩家”。
“追觅汽车选择从海外市场起步,借助在海外已有的零售渠道网络进行布局,是想借用德国制造的优势来为电动车产品赋能。这一举动有助于给追觅科技冠以‘全球品牌、全球制造’这样的更高维度认知,赋予了更大的品牌势能和公关效应。”何松松表示。
不过,何松松也告诉记者,造车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行业,要全面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才能完成。追觅汽车能否借助在国内的供应链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追觅科技在全球市场的布局来整合资源,实现创新发展还需时间检验。
对于未来发展计划,追觅科技方面表示,真正决定未来竞争力的不是单一参数的叠加,而是跨品类、跨场景、跨生态的全场景系统化技术进步。“在全球智能产业的新时代,公司将以技术为矛,以系统为盾,开创自己的全场景高端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