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绽新颜。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不断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证明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载栉风沐雨,70载砥砺奋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科学指引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从昔日偏远落后的边疆地区,蜕变为如今活力迸发的经济强区。
回望70年,新疆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之初,地区生产总值仅12.31亿元;1985年突破百亿元,1997年突破千亿元,2017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则历史性突破2万亿元大关。进出口总额也连跨千亿台阶,从2012年的1589.6亿元增至2024年的4341.6亿元;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新疆经济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轨迹,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边疆地区的强大实践伟力。
多项增速指标领跑全国
如今的新疆,经济增长“稳”的底盘愈发坚实,“进”的动能愈发强劲。从总量上看,多项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进出口总额达到4341.6亿元的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3%,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7.5%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三,多项指标增速领跑全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东部要发展,西部也要发展,尤其是新疆有自己特殊的优势。
在王志民看来,新疆的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快,是经济强区的重要支点,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向外辐射的重要支撑。比如,风电设备制造、无人机制造以及能源加工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倍、6.3%、3.9%、22%。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门户、枢纽和平台等多重功能,是中国深化向西开放、连接亚欧的关键枢纽。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目前新疆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核心,伊犁、喀什为两翼,天山北坡为高地”的对外贸易格局。贸易结构也实现不断优化:2024年,新疆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11.65亿美元,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和车辆零部件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逐步提升。
王志民对记者表示,因为新疆是“一带一路”的一个核心区,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国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所以新疆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陈伟俊在9月1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疆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核心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先后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启动自贸试验区129项改革试点任务,其中80余项已经落地实施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高质量举办各类经贸活动,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2024年新疆举行了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签约总额达6100亿元。
新质生产力激活新动能
新疆的跨越发展,源于对国家战略的精准把握,更源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从1952年“农业主导”的64.7∶22∶13.3,到2024年“三产引领”的12.5∶39.6∶47.9,第三产业在新疆经济中的比重已接近“半壁江山”,标志着新疆产业结构,成功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
如果说传统产业是新疆经济的“压舱石”,那么新兴产业则是激活区域竞争力的“新引擎”,而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结构中的体现聚焦于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两大核心领域。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新疆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新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能源装机规模纪录不断刷新,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年底,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成为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规模过亿的省份。这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新疆在新能源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
王志民对记者表示,新疆的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新疆的发展顺应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目前新疆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算力经济更成为新疆新质生产力的亮眼名片。王志民表示,新疆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算力中心。“新疆有充足的电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悉,乌鲁木齐、哈密、昌吉等地已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可为算力企业提供丰富的绿电资源。
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已建成超3.3万P算力集群,目标是在2025年突破10万P。其中,克拉玛依市2024年算力规模达1.7万P,成为全疆首个算力规模过万P的城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郝俊清答记者问时表示:“下阶段,要持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不断巩固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新疆70年的发展实践,深刻印证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深远意义。《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指出,新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充分显现,绿色低碳发展底色更足,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