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已累计推进1105项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落地,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9月26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北京市重点围绕科学研究、教育、医疗、金融、法律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资本扶持上,成立百亿规模市级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累计完成投决项目47个,投决金额43.05亿元,带动数百亿元社会资本投资。
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介绍,“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根据第三方机构初步评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取得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北京市实现“五个全球前列”。包括北京市连续八年蝉联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榜首;高被引科学家达到431人次,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创新城市首位;连续三年位列清华大学、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全球第三;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R&D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重16%左右,比肩创新领先国家水平。
北京市形成“五个创新领先”。包括2024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9.8件,较2020年翻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倍多,位居全国第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6316.2亿元提高到9153.3亿元,稳居全国第一;中关村示范区综合排名蝉联178个国家高新区首位,总收入9.85万亿元,约占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的六分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保持全国城市第一;2021年以来,累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成果数量占全国近一半,获得国家科技奖奖项占全国近三成,稳居全国第一。
北京市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145家;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平台,29个已进入科研状态,成为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北京市聚焦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和产业落地,探索全链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医药健康3个万亿级以及智能制造与装备、人工智能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23个未来产业。
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2024年,北京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2400家,位列全国第一,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医药健康领域,创新医疗器械、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全国第一。2024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4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9%;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3.1%。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迈出新步伐。“三城一区”集中了全市近三成的企业和六成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是全市创新资源集聚度最高、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建成细胞与基因治疗、数字医疗等64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打造从研发到应用的创新生态链,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中关村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贡献了全市约三分之一的GDP。
中关村先行先试24项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政策向全国推广。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市自然科学基金累计设立12只联合基金,总规模达8.35亿元,企业参与数量和出资额均位居全国省级基金首位。
“在北京这片创新热土上,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张继红说,人民银行等九部委支持建设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设立50亿元规模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市政府设立8只总规模千亿级投资基金。《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5》显示,北京位居全球前列。
北京市出台外资研发中心专项支持政策,累计认定服务279家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已入驻13家国际科技组织。出台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设立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加快形成“六链五群”产业集聚,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347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843.7亿元,实现翻番。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姜洪朝表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产业技术创新,2021年以来,北京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投入由211.9亿元持续增长至2023年的303.6亿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夯实。
据悉,下一步,北京市将建立动态评估反馈机制与产业链韧性监测指标体系,定期评估技术攻关能力,动态调整支持政策;依托智库和大数据平台研判全球产业链趋势,提前布局前沿领域。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产业链薄弱环节,为关键技术攻关提供长期金融支持,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