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国家医保局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四场解读直播,本次“美好生活专场”聚焦妇科、产科、麻醉、康复、体被系统以及美容整形等六类立项指南。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印发33批立项指南,整合设立主项目1640个、加收项599个、扩展项156个。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医药价格处处长蒋炳镇介绍,在编制和落实立项指南过程中,国家医保局重点关注“旧项目与新项目”“抓规范和推进步”“增福祉与稳运行”“保基础与促发展”之间的关系。
“立项指南通过‘合并同类项’,将服务产出相似、价格水平相近的旧项目统一规范为新项目,逐步解决各地价格项目不统一、价格水平不可比、收费边界不清晰等问题。”蒋炳镇说,从旧项目到新项目的过渡,其核心逻辑从以往“按操作细节立项”转向“按服务产出立项”,更加注重从患者实际获益角度衡量医疗技术的价值,进一步体现“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原理。
他指出,在统一规范价格项目基础上,国家医保局持续关注临床技术进步,通过适当放大价格项目的颗粒度、设置复杂情形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兼容新技术。总的来看,新项目更有利于适应临床多样化诊疗情形的收费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立项指南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民生需求。在支持生育方面,各地单独设立“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服务项目,致力于提升产妇分娩体验、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以四川省为例,原妇科、产科类共251个项目被整合优化为115个主项目和28个扩码项目,并通过价格平移、加权平均、成本定价等多种方式实现价格合理衔接。
“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稳定医疗机构运行,两者相辅相成,是医疗服务价格立项和定价的核心关切。”蒋炳镇说,立项指南将部分改善患者体验的诊疗服务单独立项或者设立加收项,既是为了引导医疗机构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也是为了支持医疗机构实现增量发展。
蒋炳镇指出,我国美容整形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每年有数十万人次出境美容整形,国内医美需求尚未被有效满足,市场前景广阔。为此,美容整形立项指南统一设立了101个主项目,覆盖“光子嫩肤”“超声炮”“热玛吉”等轻医美项目,以及填充、植发、隆鼻、双眼皮等常见医美项目,后续各地还可以结合实际新增价格项目。
国家医保局统一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的主要考虑是,适应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更高颜值的追求,通过规范价格项目,推动国内美容整形优质服务的供给,引导公立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引领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助力构建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立项指南不改变美容整形市场调节价的管理方式,美容整形仍然不属于基本医疗服务,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蒋炳镇说。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加快编制药学、检验、辅助操作等立项指南,指导各地医保部门在2026年整体完成对接落地工作。国家医保局也将一如既往关注新技术、新产品,指导各省医保局按程序做好新增、修订、兼容工作,大力支持医疗领域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