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关键技术方向,钠离子电池凭借其独特性能优势,正加速从技术研发向规模化应用跨越。
9月25日,2025“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东威海盛大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论坛会聚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人士,以及电动自行车、低速车、电动船舶、储能、应急电源等应用方代表,共计380余家单位的500多名代表线下参加,还有16000余人线上观看直播。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四级调研员王寻,威海市文登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王建超,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危险品中心技术标准室主任李玉红,辽宁海事局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副主任、三级调研员罗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郭楠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涵盖开幕式、主题论坛、产业链分论坛、应用分论坛、标准研讨会及储能项目考察等多个环节。值得关注的是,在开幕式前一天,召开了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2025年年会。会上介绍了13项钠电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4项国际标准制定进展情况。重点讨论了2项钠电池国际标准、审查了3项钠电池国家标准等。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分论坛”聚焦于钠电池产业链的技术攻坚与创新应用,来自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以及上海汉行、钠术新能源、超钠新能源、鑫钠新材料、钠坤碳源、江童(上海)科技等领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专家,重点探讨了普鲁士蓝、聚阴离子等主流技术路线的研发进展、低成本材料开发、宽温域适配以及知识产权风险管控等产业核心议题。为推动钠电池技术成熟与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深入洞察与交流平台。
“钠离子电池应用分论坛”聚焦于钠电池从技术研发走向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关键阶段。论坛汇集了大唐集团、广西电网等用户方与华钠芯能、华宇钠电、海辰储能、奥冠钠电、双登集团、芯海科技等领先企业,重点分享了国内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电储能项目、两轮车、煤矿应急电源、家用储能等前沿领域的实战经验与产业化案例。研讨内容深度结合终端需求,展现了钠电池在特定场景下凭借其安全性、低温性能及成本优势所开辟的广阔市场空间。
本届论坛是围绕钠离子电池标准需求以及产业化应用现状开展的一次重要会议。钠离子电池产业正处于关键转折期,呈现出技术路线清晰、应用场景聚焦、标准政策护航、商业化曙光趋现的强劲发展势头。与会专家一致表示,钠电池应发挥其高功率、低温性能、高安全性、低成本的核心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未来2—3年是钠电池能否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