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井庄镇箭杆岭村民做的特色手工艺品。北京正在提升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产品品牌影响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系统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案例的探索,有力带动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十五五”时期北京市如何推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月25日下午,在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涛表示,将以生态涵养区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实现项目,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中。
据悉,“十五五”时期,北京市将继续以“两山”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频同步、共兴共赢。
李晓涛介绍,北京市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是进一步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算基础和结果应用路径。持续深化GEP-R核算,进一步指导各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研究可落地的GEP-R提升工作路径。
李晓涛说:“核心是‘四进’,我们要推动GEP-R‘进补偿’‘进交换’‘进规划’,研究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中,稳妥推进GEP-R‘进考评’,重点评价各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生态保护成效等工作实绩。”
第二方面是持续拓展“两山”转化路径。一是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作为要素参与产业投入和收益分配机制,将以生态涵养区为重点,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加快实施一批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实现项目,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让生态保护者获得更多收益。二是支持市场主体完善生态产品开发和运营机制,建立生态产品“认证管理—质量追溯—品牌塑造—产品交易—环境保护”闭环认证体系,提升一批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生态产品品牌影响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强化市级支持、区级规划、滚动推进的生态文旅产业发展的推动机制,建设一批兼具文化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生态文旅项目,让“乐游京郊、周游北京”深入人心,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
第三方面是抓好各项试点建设工作。延庆区被评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密云区等区被评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要以试点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生态产品调查监测、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等各项机制,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和居民就业增收协同增效,不断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首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