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7日,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今年工博会,传统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与新生代“AI原生”企业同场亮相、同台竞技。
技术+方案驱动,助力生产破局
记者现场看到,参展企业不约而同地展示出具备“自我思考”能力的系统解决方案,工业AI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价值创造。
工博会现场,作为全球高效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通快以504平方米的参展规模进驻国家会展中心3H-E088展台,围绕“YOU WIN”——客户共赢的核心主题,全方位展示高效智能的钣金加工工艺,并带来四台代表行业顶尖水准的王牌机床亮相,每一款产品都精准匹配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从根源上为客户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作为展会的“明星展品”,TruBend Center 7000全自动翻板折弯中心首次在中国展会亮相。
这台设备搭载高精度电液伺服系统和自适应折弯技术,可实现无人化批量生产与快速换模,大幅提升复杂钣金件的加工效率与一致性,开创高柔性、智能化钣金加工新浪潮。
同时展出的TruMatic 5000冲裁激光机床,将冲压与激光切割完美融合,不仅能高效加工厚板及多种金属材料,还可完成攻丝、螺纹成型等复杂工序,实现“一机多用”,精准契合中小型制造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助力企业以有限投入突破产能瓶颈。
此外,针对高精度加工场景,TruBend 5000系列折弯机配备动态挠度补偿系统,可精准把控全长折弯精度,完美适配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对精密钣金的高要求;TruLaser Weld 5000 BE(Basic Edition)自动化激光焊接系统,则通过集成焊缝跟踪与实时监控功能,自动调整激光参数,减少焊接缺陷率,为高品质焊接提供精准高效的完美解决方案。
工博会现场,通快工程师通过智能化软件系统现场演示设备操作方法,模拟不同行业客户的生产场景,演示如何通过软件优化及设备适配,解决订单切换、成本管控、精益生产等生产难题,为观众直观展示通快“技术+方案”的成效优势。
除了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与产品外,今年工博会还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展企,它们纷纷带来各自的“极智”展品,全方位展示智能技术对工业各领域的重塑。
欧姆龙带来的“多轴同步控制+新一代读码器”技术样机,能够通过实现工件从个体到整体的可追溯管理,兼顾效率与品质,助力工厂数字化转型与降本增效。
另外,欧姆龙还展出了全新“自动追踪重量变化无晃动高速搬运”技术,依托AI减振控制,可在5ms内完成振动收敛,实现多品种混流下的稳定高速搬运,显著提升工厂稼动率与生产效率。
“智能护工” 满足养老需求
当科技与养老深度融合,会有什么不一样?
今年工博会,作为三大特展之一,首次设立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展”是全场的“暖心亮点”。

现场,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展区十分火热,前来咨询体验的观众络绎不绝。有人在护理床上躺着享受机器人的按摩服务,也有人咨询养老机器人产品。
今年,傲鲨智能携VIATRIX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登场,以其鲜明的配色吸引了众多目光。
“它不仅适用于日常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也是登山、徒步、骑行爱好者的理想伙伴。”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顾少华介绍,用户只需将该外骨骼机器人正确佩戴于腰部、腿部等位置,即可在运动中获得有效助力。
VIATRIX不仅力量充沛,穿戴后也很灵活:搭载自研车规级响应电机,可实现毫秒级精准动力输出;双腿可提供最大46Nm的扭矩,可以有效增强用户腿部力量,显著降低运动消耗。同时,机器人采用傲鲨首创的Float360浮动式髋关节架构,配合腿部电机设计,突破传统外骨骼的僵硬限制,使行走、转身等动作如人体关节般灵活自然。
“VIATRIX能够通过AI技术实时学习用户的步态、步速与行走习惯,用户穿戴完成后仅需行走几步,即可开始模仿并适配,并进行个性化辅助训练。”顾少华介绍说。
针对有轮椅使用需求的老年人,如身机器人推出了康养载人轮椅人形机器人。它融合了人形服务能力与轮椅移动功能,兼具生活协助与情感陪伴,堪称一位智能化的“住家保姆”。
宣康机器人带来的一体化智能护理床椅机器人,是全国32个入选工信部民政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和场景应用试点项目之一,上海仅有三家入选。从外观上看,它就是一辆轮椅,用户可以操控扶手处的手柄,控制机器人移动。它还具备语音交互能力,用户可通过呼唤“小康”将其唤醒,与它进行自然交流。处于展开状态时,它就是一张具备左右翻身功能的床,可定期辅助患者变换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