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2022年极飞科技曾冲击科创板IPO未果。
资料显示,极飞科技长期深耕于智慧农业和无人机领域,特别是在农业无人化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根据行业报告分析,在农业无人机自动驾驶仪等细分市场,极飞科技是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度极飞科技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
截至2025年6月30日,极飞科技的经销商网络在国内已经覆盖全国超900个县,基本实现对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全面覆盖;同时,极飞科技通过分布在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销商,对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进行覆盖。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及2023年,极飞科技分别录得净亏损2.54亿元、1.33亿元;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至10.7亿元,扭亏为盈录得7041万元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50.5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0.2%提升至34.3%。然而,高速增长的背后,专利壁垒、客户集中、关税升级及流动性压力等多重风险亦同步放大。
极飞科技自称全球农业无人机专利数量第一,累计申报4100件,但亦在招股书中称“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索赔”。极飞科技表示,尽管公司努力识别并避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但未必总能成功。任何有关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侵权的索赔,无论是否有实质依据,均可能损害公司的经营能力。
2025年4月起,美国对华无人机产品加征关税最高至125%,目前虽暂停至11月,但招股书直言“若贸易摩擦反复,公司在美国、巴西等主力销售区域的利润率可能骤降10个百分点以上”。2024年美洲市场贡献收入约3.7亿元,占总营收35%,关税若长期化,将直接侵蚀利润。
2022年公司曾出现1.92亿元流动负债净额,2023年扭转。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54.2%,总负债6.1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5.76亿元,此外,公司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增至3.1亿元,占营收比例42%,若回款放缓,公司存在短期流动性风险。
极飞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可能因中国的租赁安排而面临处罚。公司37项用作办公室营运、生产、仓储、研发、测试、售后服务及产品展示的租赁主要物业中,没有从相关业主取得业权证,未完成一项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租赁物业的法定程序。倘公司任何物业的权利被第三方成功质疑,可能须将业务从该等物业迁出。
此外,根据中国法律,所有租赁协议均须在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备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尚未就33项租赁物业的租赁协议向相关主管部门完成登记备案。相关政府机关可能就未在规定时限内登记及备案的每份租赁协议处以介于人民币1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
成立至今,极飞科技已获得成为资本、软银愿景基金、百度、创新工场、穗开投资、高瓴、越秀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