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交所上市委发布2025年第40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首发上市获得通过。

值得关注的是,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从受理到过会,不足三个月。此时恰逢科创板“1+6”系列深化改革政策推出百日,显示新政所带来的市场积极效应正在持续显现。
此次顺利过会体现出科创板支持“硬科技”的属性定位,也为更多深耕硬核科技的企业传递了明确信号: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大有可为。
“摩尔线程”们吃到了硬科技政策红利
摩尔线程作为国产AI芯片代表企业,创业之初就选择了一条高难度的全功能GPU技术路线,这在国内GPU企业中颇为罕见。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摩尔线程率先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 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同时,摩尔线程通过MUSA社区开发者计划与摩尔学院,构建自主开放生态,为开发者提供全套开发工具与技术支持,推动国产GPU生态的繁荣发展,加速GPU自主可控进程。
据了解,摩尔线程的产品可应用于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消费电子、数字办公、云计算等领域,服务云计算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能源、制造等多个关键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43亿元,研发人员占比更超过75%。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获得453项境内专利,在国产GPU中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专利主要覆盖了处理器架构设计、AI应用、驱动软件设计、GPU算力集群等关键技术领域,充分展示了摩尔线程在技术创新上的深厚积累。
以摩尔线程为代表的芯片设计企业具有轻资产、重投入、周期长、高增长的特性,而科创板“1+6”系列政策正精准匹配硬科技企业发展的需求,为该类研发投入大、高增长潜力的行业提供了关键支持。
摩尔线程冲刺IPO缘何如此快速?
根据公开信息,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整体进程相对较快。公司上市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受理;2025年9月5日,公司更新科创板IPO招股书并回复首轮问询;2025年9月18日,公司回复二轮问询。
摩尔线程之所以能在3个月内完成受理到过会的流程,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全功能GPU技术优势,这让其成为国内少数能够从功能上可与国外巨头对标的企业。从产品层面来看,摩尔线程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其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MTT S5000产品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计算效率。摩尔线程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从FP8到FP64全计算精度支持的GPU厂商,也是国内率先推出支持DirectX 12图形加速引擎的国产GPU企业。
在技术加持下,摩尔线程的商业化进程也展现出良好势头。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6亿元、1.24亿元、4.3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8.44%。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为7.02亿元,已超前三年营收总和。值得关注的是,摩尔线程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70.0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70.71%,2025年上半年已高达69.14%。这显示出摩尔线程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的快速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摩尔线程IPO的快速推进并非个案,科创板“1+6”新政后,上交所正在通过加快审核流程,为具备高成长潜力的硬科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供更高效率的支持。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预计会有更多硬科技企业获得支持,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