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株洲9月26日电(鲁毅张雪盈)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25日在湖南株洲落幕。峰会上,一份涵盖卫星发射服务、智慧农业以及海外场景应用的签约项目清单,勾勒出北斗产业从“天边”走向“身边”、从“中国方案”迈向“世界共享”的发展脉络。
会场之外,作为北斗技术重要策源地与规模应用示范区的湖南,正以产业总规模突破600亿元、终端保有量超百万台的扎实基础,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成为中国北斗服务全球的关键支点。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签约一批项目。记者鲁毅摄
从技术策源到生态集聚
作为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的亲历者,湖南不仅是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系统的全程参与者,还在产业化阶段构建起从部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运营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在长沙,长沙北斗研究院掌握的卫星导航信号“片上仿真”等系列核心技术,既可护航卫星发射,也能为多场景构建低空安全保障。其无人机防控产品已为200余场国内外重大活动赛事提供保障。该院总部基地项目正加快建设,未来将成为北斗技术创新的“超级加油站”。
在株洲,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株洲首颗本土遥感卫星,并建设了湖南省首条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脉动式微小卫星智能制造产线,具备年产150颗500kg以下小卫星的批量产能。
在岳阳,围绕“环洞庭湖北斗应用示范城市”建设,该市已建成北斗车联网、船舶管理、个人定位等管理平台,应用覆盖交通运输、防汛救灾、老人服务等多领域。
目前,湖南已形成长沙、株洲、岳阳三大北斗产业集聚区。从长沙的北斗核心技术研发,到株洲的终端制造,再到岳阳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全省集聚北斗领域重点企业超过550家,建成19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这种生态优势持续催生创新能力,湖南在高端芯片、高精度定位等关键环节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截至2025年8月,湖南省内企业研制生产的北斗产品产量达13.6万台套,覆盖北斗芯片、导航模组、抗干扰终端等领域。
本届峰会上,中国首个北斗实验室联盟在株洲成立。联盟以长沙为总部,并在北京、雄安、上海、西安、武汉和深圳分设基地,汇聚优势科研力量,致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无疑将为湖南北斗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观众在场景示范展上体验智能驾驶舱遥控远端车辆。记者鲁毅摄
规模应用向全域全场景渗透
走进株洲国际会展中心的场景示范展,上千种应用集中亮相。动态厘米级定位的时空智能背包、可呼叫救援的智能安全帽、水下稳定工作的四足机器人、米粒大小的北斗芯片等产品,全方位展示了北斗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在基建现场,北斗技术有效提高作业安全和精细化管理。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安全帽融合室外北斗+室内UWB定位,室内外定位精度可达亚米级。“工人佩戴后,无论在深山密林还是地下隧道,后台都能精准知晓人员位置,还能轨迹查询、危险预警。”该院数字公司设备研发生产所所长杨宗明介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工程现场,提高人员安全管控智能化水平。
技术普惠也在共享出行领域显现价值。在株洲,北斗+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正构建智慧出行新生态。当地已核准部分车辆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自动驾驶载客里程达35万公里;首批5000辆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定位精度达30厘米,极大方便了市民用车与车辆调度。
随着北斗与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创新深入推进,湖南加速推动北斗与优势产业“双向奔赴”:工程机械装上了“北斗慧眼”,广袤农田引入了“北斗管家”,江河安澜依托“北斗哨兵”,马栏山视频文创、数字治理等新领域也正绽放“北斗+”的璀璨光芒。
北斗技术深刻重塑着千行百业的发展形态与民众的生活图景,也持续提升湖南区域示范引领作用。长沙、株洲、岳阳3个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在全国39个试点城市最新动态评估中分列第1、第4和第5位。
本届峰会上,专家指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新赛道为北斗发展带来新机遇。湖南拥有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和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及全域低空开放试点优势,为北斗与新兴产业融合提供了独特土壤。
从大众消费到行业应用,再到试点城市建设,湖南正全力打造全域全场景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区,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合作网络向全球延伸
在峰会期间举行的第五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上,影像资料展示的埃及工人使用湖南产的北斗农机在沙漠中种植小麦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通过北斗厘米级定位指导播种,使小麦亩产从280公斤提升至400公斤,增幅达42.8%。”埃及农业部门的统计显示。
这正是湖南北斗服务“走出去”的生动缩影。在哈萨克斯坦,湖南企业建设的北斗基站为当地矿山开采提供精准定位;在老挝,湖南企业的卫星高精度位置服务技术正服务于该国的灾害管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本届峰会以“同世界共北斗——智联时空”为主题,迎来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巴西等24个国家代表团及5个国际组织参会。特设的海外应用展区,也生动诠释了“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深刻内涵。
正如马达加斯加国民议会副议长福蒙德拉扎所言,北斗系统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国际合作将各国人民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这张“国际名片”,也已成为推动北斗产品服务覆盖全球的有效助力。本届峰会现场签约的22个项目中,就涉及北斗空天数智产业园、海外场景应用等国际合作。
从实验室的芯片到街头的共享单车,从湖南的产业集群到全球合作网络,随着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和推广,北斗这颗“太空之星”将在湖南这片创新热土上,持续照亮时空智能的未来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