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章丘9月26日电(记者孙婷婷)“造房”工厂里,工人发送指令后,机器人的机械臂精准抓取构件,完成螺栓紧固、焊接加固等指令,与其他智能化设备默契配合,让水泥板材在一条百米长的CMC钢-混凝土组合模块化房屋智能生产线(以下简称CMC智能生产线)上平稳滑动。仅需12分钟,一面平整结实的房屋墙板便组装完成,被传送带送往下一环节。而从构件上料到整体成型,仅需2小时,一间模块化房屋就从生产线末端缓缓下线。

CMC钢-混凝土组合模块化房屋智能生产线。孙婷婷摄
距离这条高效“造房”生产线不远处,由模块化房屋搭建的一处宋式风韵的和美乡居,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面对村民对新型农宅的多样化期望,我们设计出三种基座面积的户型。”和美乡居展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基于“模块化+组件化”理念,混凝土模块单元可搭配多样化外立面组件,实现建筑风格的个性化表达,在维系村落整体风貌协调统一的同时,还能打造出风格各异的建筑立面,有效规避建筑外观千篇一律的问题。
9月26日,记者走进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中建绿色产业园。除了和美乡居展区外,在产业园的模块化住宅公园内,CMC钢-混凝土组合模块“好房子”展区以及SMC钢结构模块极地建筑展区,具象化地呈现了未来建筑场景与居住理念。
“从融入宋式风韵的模块化和美乡居,到专为极地科考站研发的抗寒房屋,再到配套的模块化基础设施,每一处场景都对应着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就像逛汽车4S店一样,能沉浸式体验不同房屋的功能。”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相较人工生产线,CMC智能生产线自动化比例提升至80%,制造精度提升至毫米级,生产效率提升4倍以上,良品率提升5倍。”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建科技副总经理、总建筑师樊则森介绍称,模块化“好房子”产品体系在设计、建造环节同样具有特色技术优势。其中,在设计方面,基于自主研发的参数化设计程序,设计师可实现用数字定义建筑,直接驱动机器人智能造房。“相较传统设计,工作效率提高10倍。”
此外,由中建八局、中建科技联合研发的适用于CMC钢-混凝土组合模块吊装的高效智能吊架,将吊装1个模块的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并通过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和闭环控制,有效降低了模块变形的风险,实现建造效率和质量双提升。“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为了实现‘建造效率与质量双提升’,让模块化建造真正成为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樊则森说。
探访当日,山东省模块化建造助力“好房子”建设观摩交流活动在此举办。活动现场发布了模块化“好房子”产品体系,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化技术,产品体系覆盖住宅、学校、农宅、医院、极地等七大场景和使用功能。
据樊则森介绍,模块化“好房子”产品体系研发遵循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方法论,从“问需于民”出发,聚焦“六不六防三省三要”核心需求(六不,即不漏不臭不吵不霉不堵不裂;六防,即防灾防盗防火防电防摔防撞;三省,即省心省钱省地;三要,即要实用要健康要关怀),以好集成(好设计、好建造、好材料、好运维、好标准)为手段,从模块化建造技术中寻找系统方案,最终确保实现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目标。
樊则森举例说,比如,针对“刮台风时窗子被吹掉”的问题,模块化“好房子”产品体系研发出高抗风性能节能窗系统,确保台风天气下的安全,并同步解决了“窗户漏水”问题;针对“卫生间漏水”的问题,该体系研发聚氨酯多层防水底盘系统,代替传统混凝土沉箱,确保卫生间“不漏”;针对“楼板隔音效果差”的问题,模块化“好房子”产品体系用硬泡聚氨酯代替传统细石混凝土垫层,为住户提供静谧的居住空间。
据悉,上述方案已在城市、乡村、极地的“好房子”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已中标在施的项目包括深圳生态智谷公寓、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宿舍、河北高碑店和美乡村、北京丰台区闪建学校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