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7 05:41:40 股吧网页版
走进千家万户 赋能千行百业——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

  产业规模达5758亿元,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规模近5000万台套,消费领域应用保有量突破20亿台套……9月24日至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一组组数据折射北斗规模应用的蓬勃发展。记者走进峰会,感受北斗融入大众生活、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律动。

  融入大众生活,北斗在身边

  乘坐由北斗系统导航的哈啰无人驾驶汽车抵达北斗峰会现场,各类示范应用场景令人目不暇接。从陆海空天到衣食住行,北斗在天边也在身边。

  峰会集中发布了33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北斗新产品、新技术与新应用,全面呈现我国北斗系统在核心科技突破与规模化落地方面的最新成果。

  在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展台,一台名为“青龙”的人形机器人可以精准完成收快递、园区导览等工作。这背后的关键,是机器人背上的“时空算力背包”。“背包内置北斗卫星天线、高精度板卡等硬件,接入北斗时空智能服务和‘北斗+具身智能巡检平台’,实现了对机器人动态厘米级定位与多模型协同决策的支持。”千寻位置市场经理潘蓓蓓介绍。

  近期降雨增多,湘江河道是否有安全隐患?湖南株洲市公安局民警林得成轻点屏幕,一架搭载北斗系统的巡河无人机从沿江智能机巢自动起飞。“现在的无人机不仅会记录情况,还学会了分析研判。”林得成介绍,系统进行深度学习后,可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水利、海事等相关部门。

  “株洲已规划140多个北斗应用场景,全力建设北斗全域全景应用示范城市。”株洲市工信局副局长雷学文说。

  北斗的精准定位能力也延伸到了地下空间。在湖南长沙市,地下燃气管网、燃气调压站及燃气表有了厘米级精度的“北斗网格码”数字身份。长沙市燃气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信息部部长刘斌介绍,企业依托北斗构建网格智能中枢,可动态分析管网腐蚀趋势、模拟燃气泄漏路径,提高了安全水平。

  北斗峰会期间发布的《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年)》显示,北斗技术正快速融入大众生活,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共享出行等消费类终端中的渗透率已超过70%。

  融合先进技术,北斗赋能产业

  湖南省首条“无人机医联体专线”自去年底开通以来已实现常态化运行;今年5月,SA750U大型无人运输机成功完成多件货物连续自主伞降空投测试……从医疗急救到农业监测,从工业制造到低空经济,北斗系统与各行各业“双向奔赴”,赋能实体经济。北斗峰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主要行业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85%。

  中国时空信息集团董事长张弩认为,面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新引擎、新赛道、新场景,北斗应用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湖南盛鼎集团的数字农业平台上,长沙市长沙县范围内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长势情况一目了然。“如今将北斗定位与遥感技术结合在一起,系统可自动识别作物类型、监测种植面积,助力精准管控。”盛鼎集团总裁李修庆说。

  湖南澳德信息科技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检测一批将用于高铁列车的多频段组合天线。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主任罗也荣介绍,应用“北斗+5G”融合定位技术,这些天线是列车上永不离线的“安全员”,“目前全国超过一半的高铁列车搭载我们的产品。”

  在株洲,中国电信打造的“北斗+5G+低空+车路云协同”示范区已初见雏形。中国电信北斗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张涛说,“北斗不再只是定位工具,更逐步成为工业系统的‘智能中枢’。”

  与会专家和业界人士认为,推动北斗与先进技术融合应用,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湖南正加力推动北斗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深度融合,广泛进入重点行业,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积厚成势。

  不断自主创新,北斗持续突破

  “从早期北斗一号的双星区域试验,到如今北斗信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位精度从十米级跃升至亚米级,时间同步能力进入纳秒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在北斗峰会主旨演讲中,提到了一组令人振奋的对比。

  北斗如何继续走稳自主创新之路?新型研发机构和新型培养模式正交出答卷。

  近年来,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坐高铁进隧道,依然有导航信号相随;开车进入地下车库,导航不仅精准引导至空车位,还能帮用户“记住”停车位置。在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可以一窥这一应用背后的底层技术。

  “我们的导航增强产品已完成有关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测试。即使在卫星信号被遮蔽的地下停车场或多层立交区域,系统仍能保持车辆定位精度优于15厘米。”研究院院长胡斌介绍。这一技术还能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装备加上一道“安全锁”。

  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是2016年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胡斌说,“我们选择聚焦‘北斗安全’这一细分赛道,既能承担重点研发项目,也积极参与市场化竞争,走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湖南持续强化北斗领域平台建设与科研投入,累计建成19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新设4个院士工作站,布局实施15项省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在多个方向取得重大突破。

  北斗峰会期间,全国首个北斗实验室联盟在株洲成立。联盟采用“1+6+N”组织模式:总部设于长沙,6个基地分设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联动N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培养北斗领域人才的突出特色。湖南信息学院校长张福利介绍,学院探索北斗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北斗产业学院,构建“专业群—方向链—工作室—特色班”培养体系。

  “北斗系统的功能是世界上同类卫星中最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在北斗峰会接受采访时说,面向未来,北斗系统要与新兴技术互相赋能,推动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创新,不断推进软件和平台的创新研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