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就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专门作出部署。目前,多地农村正积极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创新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正茁壮成长,一批以“土特产”为支撑的产业强村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阵阵活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土特产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其快速发展可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升级。经过多地实践可见,通过建立“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增强了乡村经济整体实力。发展土特产可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许多地方的农村结合当地土特产进行深加工,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土特产的发展涉及种植、加工、物流、电商等多个环节,还能够创造大量的本地就业机会。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土特产,经过品牌化运营后,成为乡村的名片,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前,我国多地农村发展土特产还存在产品特色不足、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链条不畅,以及品牌特色不响等难题。发展土特产,推动乡村振兴,可注重围绕“产、销、牌、链”构建全流程体系。
在产品环节,可注重做优“产品根基”,避免盲目跟风发展,可结合乡村自然资源和传统技艺,筛选差异化土特产。引入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质量检测机制,解决“小散弱”问题,确保产品品质稳定。
在渠道环节,可注重打通“产销链路”,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降低流通成本,线下对接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乡村土特产直营店,还可结合乡村旅游,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
在品牌环节,可注重挖掘土特产背后的文化故事,设计辨识度高的包装,结合媒体宣传、展会推广等,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还应注重发展价值链延伸等环节。突破“只卖原料”的低端模式,初级农产品加工为预制菜、休闲食品,同时配套发展仓储物流、包装设计、电商服务等关联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服务”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