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7 05:51:52 股吧网页版
解“碎片”难题 强城市韧性
来源:经济日报

  前不久,中新天津生态城推出安全韧性城市指标体系,以33项任务与25个项目绘就详实施工图,为城市披上抵御风险的“隐形铠甲”。这一创新举措是当地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一个积极探索。

  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韧性安全城市是指城市具有较强抗压、适应、恢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预防和抵御内外多种风险冲击。随着城市规模持续扩张、人口加速聚集,极端天气频发与基础设施老化等风险不断叠加,城市系统的脆弱性日益凸显。因此,韧性城市建设已是现代城市守护生存底线的必答题,是筑牢民生安全屏障的迫切需求。

  然而,当前韧性城市建设的推进之路,被“碎片化”治理拖累了整体响应效能。从管理层面看,风险应对涵盖抵御、适应与恢复3个阶段,必须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作战。但条块分割导致规划、建设与运维彼此脱节,部门、辖区与职能严重错位,不仅延缓应急响应速度,更导致灾后重建中的资源浪费。从信息维度讲,短期应急处置与长期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比如,极端天气来临时,若气象、交通、市政等数据无法互通,决策便如盲人摸象,难以精准破局。

  破解“碎片化”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从单点建设迈向系统构建,具体可从三大路径发力。

  首要之策是机制重塑,打通管理壁垒。当前韧性城市建设已进入深水区,要避免项目“拼盘化”,就必须打破条块分割,通过机制创新实现加强部门协同,为系统韧性提升提供制度保障。长远来看,还要多规合一,统筹需求冲突。“多规合一”绝非图纸的简单叠加,而是要通过统一空间基底、规划目标、技术标准和信息平台,从根本上克服部门利益和短期诉求的干扰,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安全的顶层设计,加强韧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支撑是数据共享,破除信息孤岛。城市风险往往潜藏于分散的数据之中,打通数据链是精准决策的前提。需重点攻坚老旧基础设施互联、城中村数据补短板等关键任务,实现气象、交通、市政等多领域数据贯通,加强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状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网统管”,让城市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自适应转型。

  当前,韧性城市建设已在全国多点开花,但规划蓝图能否转化为现实图景,关键在于要清醒认识到:韧性城市不是孤立工程的堆砌,而是有机贯通、系统联动的重大治理工程。唯有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才能真正筑起守护千家万户的“韧性长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