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程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恩骅力近日动作不断: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启用,位于长三角的上虞生产工厂扩建项目也奠基。
“25年前,我刚进入材料行业时,外国客户到中国来,会告诉中国工厂用什么材料、怎么做。”恩骅力亚太区总裁张振宇回忆说。那时候,就是西方把创新带到东方。
世易时移。如今,张振宇和团队在虹桥商务区迎来一批批中国客户,情况反过来了。他们不再是简单询问客户需要什么,而是探讨:我们如何共同携手,创造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这个刚刚启用的“共创中心”,是一个开放的“创新工场”。为什么必须“共创”?因为中国的创新速度很快,已不容外企观望等待。外企想要掘金新机遇,就必须建立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开放创新的平台。

张振宇在共创中心启用仪式上发言
上海亿泊材料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亮坦言,每次遇到恩骅力员工,对方都会询问自己有什么需求。然而,这还不够。传统的客户提需求、供应商研发并交付产品的线性模式,已经跟不上“中国速度”。
“变化太快了,很多情况下客户自己只知道一个模糊的方向,要实现某些功能,比如需要机器人的材料更轻、更耐磨,但具体需要什么材料,他们也没有答案。”张振宇道破设立“共创中心”的紧迫性。
这背后,是中国创新范式的转变。过去,中国只是“世界工厂”,负责生产和加工。而如今,从手机、连接器、新能源车到机器人、低空经济、数据中心,越来越多的行业创新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策源地。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在中国诞生和认证。
因此,成立“共创中心”,就是把研发前移。恩骅力提供的不再是产品,而是一种共同开发的能力。“希望客户过来坐下来交流,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以及我们有什么方案,如何以最经济高效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

恩骅力外籍高管与来宾交流
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成立当天,就有四家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前来,探讨机器人关节的新材料研发。
将这个“共创中心”放在上海虹桥,恩骅力也是反复考量。“虹桥枢纽到这里只要十分钟左右,四面八方的客户过来都很方便。”不仅如此,上海是创新引擎,恩骅力在中国,为中国;更要在中国,为全球。
当下,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重组。恩骅力加大在沪布局,希望抓住中国新材料出海的机遇。
“中国不仅是恩骅力的战略市场,更是驱动整个亚洲市场发展的引擎。”张振宇表示,恩骅力计划快速复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绿色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成功经验至其他新兴市场,通过强化区域供应链协同与开放技术共享平台,加速亚洲市场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