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五,美国公布了8月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作为美联储最关注的物价指标之一,数据显示关税压力正在继续缓慢推高物价,不过消费者支出和个人收入月率稳健增长给经济提供了重要动力。市场继续维持今年两次降息的定价,并将目光转向下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
物价走高但压力可控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数据显示,8月PCE环比增长0.3%,较7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从同比来看,PCE上涨2.7%,高于7月的2.6%。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8月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2.9%,均与7月持平。
分类别看,服务价格上涨 0.3%,主要反映在机票、酒店住宿、金融服务与保险、住房及公用事业等领域,推动了PCE通胀上升。商品价格环比微涨0.1%:娱乐用品及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其他耐用制成品和汽油价格小幅上涨,两者相互抵消。
美联储将PCE价格指数作为衡量其2%通胀目标的关键指标。上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重启宽松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在出席活动时表示:“短期内,通胀面临的风险偏向上行,而就业面临的风险偏向下行 —— 这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局面。”
消费者支出在经济活动中占比超三分之二,8月该指标环比增长0.6%,连续第三个月上升,好于7月的0.5%,显示出经济韧性。
高额关税、居高不下的通胀以及就业难度加大,这些因素尚未让美国消费者陷入低迷。8 月,美国民众再次增加支出,助力美国经济保持稳步运行。支出增长主要得益于交通(包括航空旅行)等服务领域的开支增加。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提高,酒店住宿需求上升,同时在娱乐服务上的支出也有所增加。
收入增长是背后的关键推动力,8月个人收入环比增长0.4%。劳动者薪资增速超过通胀水平,这使得工资的购买力有所提升。
强劲的消费者支出推动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增长率达到3.8%,为近两年来最快增速。目前对第三季度GDP增速的预期普遍集中在2.5%左右,高于1.8%的长期可持续增速。
政策前景
最新数据可能会让美联储对10月进一步降息有所信心。自春季以来,受美国大幅加征关税的影响,通胀出现小幅回升,但整体仍处于相对可控的范围。
尽管目前尚未出现全面的通胀上升,但部分受关税影响的商品价格已大幅上涨。企业通过消化关税生效前囤积的库存,避免了通胀失控。然而,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无限期持续,预计企业终将在某个时点将关税成本更大范围地转嫁给消费者。今年第二季度,企业库存已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仍在推动更多关税政策,本周特朗普宣布对品牌药品征收100%的关税,对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
美联储上周宣布降息,背后原因是对劳动力市场走弱的担忧加剧。通常情况下,若通胀率持续远高于2%的目标,美联储不会选择降低借贷成本。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委员会内部对于今年是否需要进一步降息存在明显分歧。美联储正高度关注就业市场面临的下行风险,因此10月的政策决定可能仍将取决于就业市场数据的走向。他认为,通胀仍是美联储面临的棘手问题,且有迹象表明,今年秋季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效应将加剧。好消息是,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指标仍保持稳定(未偏离目标)。
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持续拖累,以及移民限制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的影响,过去三个月的就业增长几乎陷入停滞。高频经济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温伯格(Carl Weinberg)表示:“这份报告并不支持(美联储理事)米兰(Stephen Miran)提出的‘必须立即大幅下调政策利率’的观点。事实上,从这些数据中完全看不到任何需要放松货币环境的依据。”
整体来看,最新的PCE物价报告并未改变当前的经济大局。截至发稿时,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显示,10月降息概率维持在90%左右,一个月后美联储是否会再次行动,关键取决于即将发布的美国9月就业报告和消费者物价报告CPI。若通胀未突然加剧,那么另一份表现疲软的就业报告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再次采取降息行动。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格林(Shannon Grein)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邮件评论中表示:“关税实施的延迟,以及企业为应对关税而增加库存的行为转变,意味着关税对消费者通胀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当前高不确定性、物价上涨与就业市场信心低迷的组合,对消费支出而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