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工人”的操作系统、空气直捕碳模块、单人床大小的磁共振系统……一批极富含金量的前沿创新产品,正在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创新科技馆”集中展示,引来广泛关注。这些成果大都来自初创团队、中小企业,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国制造未来跃升的后劲和潜力。
工博会是洞悉制造业新技术新风向的瞭望塔,“创新科技馆”多年来一直把舞台留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届工博会上,“创新科技馆”专设“未来‘智’造”主题展区,围绕智能制造、材料能源、空天海洋、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布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项,当数具识智能公司带来的一位“机器工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个人形机器人站在一条工业流水线旁,等待传送带送来零件。它们的主要任务是物料分拣和搬运,当不同零件出现在它们面前,机器人能准确抬手将其抓起、观察,随后再根据零件种类将其送到对应的口袋上方。一松手,零件马上掉入口袋;等到口袋装满,还会有别的机器人将其送到指定位置,从而构成了识别—抓取—搬运—放置的全自动化操作。这一系列工作流程能顺畅运转,关键在于具识智能开发的全国产具身智能操作系统insightOS。
具识智能创始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治军告诉记者,这套系统集语义行为拆解、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流程编排、真机调试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从芯片到应用的完全自主可控,为国产机器人提供可靠的技术底座。目前,公司已与乐聚、星海图、优必选、傅利叶等多个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合作,整套系统可驱动10多款主流人形机器人和智能传送带,并在工厂构建起完整应用场景。
围绕材料能源领域,“创新科技馆”的展项同样精彩。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中能建公司联合研制的碳捕集装备,可直接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即“空气直捕”DAC)。作为我国在DAC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该项目填补了大吨位高浓度工业级DAC装备的空白。另一款重要展品,也源于校企合作——复洁科技与华东理工大学依托其化工与低碳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了一套解决方案,可将城市垃圾变为零碳燃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工博会“创新科技馆”还分别联合市科技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创中心,设立技术交易展区和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展区,集中展示来自高质量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长三角协同创新合作的数十个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