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7 12:58:41 股吧网页版
AI+赋能中国—东盟汽车贸易 东盟企业:期待更多中国车企“落户”东盟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期,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实施。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当前,文件中的“远景”正逐步在中国—东盟汽车贸易领域“落地生花”。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展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中外领导人、政府官员、东盟国家驻华使节以及全球60国超3200家企业参与,展现区域经贸合作新图景。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人工智能+汽车”创新大赛期间,就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东盟汽车贸易等话题与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汽车产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超高含AI量”—中国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成为东盟各国汽车产业链人士印象最为深刻的创新技术亮点。

  马来西亚汽车后市场头部企业ServAuto Sdn Bhd COO傅勇浩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用了“很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傅勇浩表示:“此次来广西南宁第一次直观感受中国AI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很多方面的运用和落地都很成熟了。希望将来有计划带着这些技术应用。”傅勇浩告诉记者,相信这些成熟技术将会通过“中国—东盟汽车贸易”助力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也期待能与更多的中国车企在马来西亚合作。

  越南协会代表阮书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汽车”目前在越南还相对陌生,这次在南宁学习到了很多,希望可以向中国朋友学习AI赋能汽车技术。阮书表示,智能座舱在中国汽车品牌中的广泛应用很让她惊喜,这次看到了汽车成为一个生态载体,也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会把更多中国汽车故事带回到越南。

  泰国国王科技大学Luksanaporn Napaluk则对记者表示,此次来南宁不仅带来了团队在AI赋能汽车维度的创新路径,更是希望能学习更多中国汽车人工智能发展的智慧。“我们把这次南宁之行看作未来更深入学习合作的起点,期待再次来南宁。也期待更多中国车企能到泰国跟我们交流。”

  作为马来西亚分公司代表,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章新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分享了开篇一家自动驾驶企业在中国—东盟汽车贸易中的出海践行。“我们现在公司本土供应链占比大概是20%多,本土员工超80%。相信随着中国—东盟汽车贸易尤其是人工智能赋能的不断深化,优秀本土供应商会越来越多。”

  就当前马来西亚智能驾驶发展的进程,章新刚进一步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公司是总公司专门设立在东盟做服务的子公司。当前在东盟,汽车大部分技术路径源于跨国汽车巨头,也正是这份契机,我们的智能驾驶业务在马来西亚市场大有可为。作为国内智能驾驶方案第一梯队,我们的业务覆盖了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算法及智能执行器等。当前,我们一方面配合国内主机厂出海,另一方面加大布局我们在当地的生态,培育马来西亚本土化供应链。”

  当前中国汽车出海,“走得远”是比“走得快”更重要的首要任务。“扎根”是每一家出海企业都需思考的话题。

  对此,作为先行者,章新刚向记者介绍了各种经验:“首先,出海供应链企业需要认识到,在海外接受国内的品牌,包括接受国内的产品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本土化的过程是既定方向。”据其介绍,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公司本地员工占80%以上,这对于融入、了解当地市场有助力。“其次,作为智能驾驶企业,马来西亚当地的供应链尚不完善。因此,我们会采用国内派驻与马来西亚本地培育结合的方式推进。最后,积极寻找当地供应商。例如我们前端电子物料供应商、机械结构供应商等一系列供应商需要在本土化去找。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但我们相信,这一路走下来,我们的出海其实是与东盟当地尚不完善的领域‘共同成长’。”

  “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当地市场,开拓我们的业务版图。任何市场的背后都是当地的人,只有尊重和理解,你才能做出符合本地化的产品。虽然不易,但我们觉得每一步都值得。”章新刚最后补充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