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世博滨江区域的“天花板”在哪里?
9月25日召开的世界水岸城市滨江发展论坛上,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世博滨江区域的发展特点,即定位跃升与能级强化、空间格局优化与区域协同、低碳可持续发展与精细化管理、文化软实力与产业赋能。
他提到,世博水环通过22.3公里河道串联七个街镇,与黄浦江滨江步道形成“一环四带四心八景”结构,包括42个口袋公园,构建生态、文化、民生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生活圈。
十五年前,上海世博会以5.28平方公里的面积、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的参展规模、7308万人次的参观量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十五年后,世博滨江区域正经历从“世博记忆”到“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的蜕变。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表示,世博滨江区域的发展清晰反映了“从伟大事件驱动到功能深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他特别强调,后世博时代的开发并非简单的商业扩张,而应当一直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生态优先、系统综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低碳城市典范。
在诸大建看来,世博空间是上海“一江一河”战略的发动机。“过去20多年来上海城市重大的非线性变革是由世博会开始的。”他分析,浦东开发初期是“离水而开发”,而世博会促使上海城市空间战略转变为“向水优化”,这一转变对上海城市发展影响深远。
他的理论框架中,上海正在形成新的“金三角”格局。外滩、北外滩、陆家嘴构成的老黄金三角代表了上海20世纪的城市高度,而世博滨江、前滩、后滩与对岸的徐汇滨江共同形成的新黄金三角,则承载着21世纪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核心功能,“我敢说50年后,世博空间将变成21世纪上海城市空间的世界级标牌”。
作为上海“一江一河”战略的积极参与者,华润置地近年来沿黄浦江两岸布局了多个项目。
华润置地上海公司副总经理武贺称,华润之所以投入200多亿元拿下后滩项目,正是看中了其位于“新黄金三角”的独特区位价值。“北侧是世博,南侧是前滩,西侧是世博滨江,这个项目处于后滩位置,是大世博板块中的一环,是极具潜力的战略留白区。”
一个多月前,华润置地联手上海南房以约244.7亿元的价格,获得上海浦东后滩和黄浦余庆里“土地超级资产包”,也创下了2025年至今全国单次拿地金额最高纪录。
总经理娄山杰也表示,华润置地不只是建筑的营造者,更是城市活力的编织者、水岸生活的引领者。在每一片与之共鸣的土地上,华润置地思考的始终是如何让空间更具温度,让土地价值因时间而升华,让作品成为时代背景下具有留存意义的城市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