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7日电 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势迎来转折点——前8个月和8月份单月利润同比增速双双转正,向市场释放了工业经济向好的积极信号。
国家统计局9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至7月份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其中,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7月份的同比下降1.5%转为增长20.4%,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企业当月利润改善明显。
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相关数据缘何向好?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这是上年同期基数变化和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基数因素的影响来看,去年8月份,高温、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对部分地区冲击较大,叠加有效需求不足,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走弱,单月利润同比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今年同期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
从政策因素的影响来看,专家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反内卷”等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对于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价和量两个维度来看,8月份,我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1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剔除季节因素后环比增长0.37%。价格运行情况向好,工业生产总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为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数据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与1至7月份持平。其中,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较7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加快。
单就价格而言,专家认为,“反内卷”政策在工业领域价格治理成效显现,有力推动了8月份工业价格改善。
“近年来‘内卷式’竞争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领域尤为突出,与之相对应的‘反内卷’政策也主要聚焦在工业品价格的治理。”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说。
民生证券分析师陶川注意到,自“反内卷”政策实施以来,我国PPI同比增速便一直处于上行通道中。
“8月份,煤炭、钢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对PPI下拉影响比上月降低,有利于价格运行回归合理区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规范企业市场竞争环境,遏制无序竞争对于价格和企业效益的不利影响,推动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数据向好。”张立群表示。
就工业生产总量的情况看,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对于制造业乃至工业经济整体的带动作用仍在延续。据付凌晖介绍,8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9个百分点。其中,在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4.8%,相关的机床数控装置、包装专用设备等设备更新类产品增速都超过了10%。
相关政策成效也清晰反映在8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层面。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说,1至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是拉动作用最强的板块之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支撑作用明显。
此外,各地各部门积极助企纾困,企业自身着力降本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为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改善提供了助力。据于卫宁介绍,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状况有所改善,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0元,为2024年7月份以来首次当月同比减少。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3%,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
展望后期,张立群认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价格尚待回归合理区间。下一步,要继续抓好“反内卷”和扩内需工作,发挥政府投资对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
“下阶段,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国内市场需求仍显不足的背景下,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为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恢复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于卫宁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关部门发布了电子信息制造、电力装备、钢铁、建材、石化等多个行业稳增长方案,这将为下一阶段规上工业企业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从需求侧来看,“金九银十”正是消费旺季,国庆、中秋长假等假日因素将推升旅游出行消费,有望带动工业企业订单增加。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后期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望进一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