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通过“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以促进金融强国建设和高市值独角兽企业的培育。
黄奇帆指出,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是总市值与GDP的比例接近1:1至1:1.2。当前中国GDP约为140万亿元,资本市场总市值已从年初的70多万亿元增至100万亿元,占GDP比例约70%,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他预测,到2040年,中国GDP将增至350万亿元,资本市场总市值有望达到400万亿元,较现在水平翻两番,让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达到100%。他说,这将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包括支持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健康发展,促进老百姓多渠道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等。
在他看来,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是风投、创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种共同资金。以风投、创投为主的各类产业基金目前的总量接近30万亿左右,其中的40%投资于各种货币资金和固定收益债券——这类投资旱涝保收,没有什么风险,但其实是私募基金、风投创投投资方向的扭曲。另有30%左右的资金在比较晚的阶段进行跟投,而真正跟独角兽企业有关的投资仅有30%左右。
近年来,我国不断鼓励风投、创投“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黄奇帆看来,这就是对各类产业基金投资方向进行调整。真正的“投早、投小、投长”应该是在“青萍起于微末”的0-1阶段就开始投资,到1-100阶段又有各种各样转化性投资,等到产业成型的100-100万阶段有更多的跟投,这样A、B、C轮一轮一轮地投。
谈及如何真正投资于硬科技,黄奇帆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创新的生态土壤,涵盖硬核技术研发、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市场准入检验监测、绿色低碳服务、数字化服务等十大类。“生产性服务业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制造业提高利润、效益的动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
他强调,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为制造业服务,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温床和生态环境,还是高市值独角兽企业产生的增长极,是高端工业品、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基础,以及中央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不靠资源矿产投入,不靠蓝领劳动力投入,也不靠大量的资本资金投入,主要依靠创新、依靠人才、依靠新的要素投入。”
在他看来,创投、风投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要多多投资。“要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如果不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端切入,不跟生产性服务业搞在一起,基本上是南辕北辙。这是独角兽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
他指出,全球各类独角兽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独角兽。美国独角兽企业市值占美国股市的30%,差不多有20万亿美元,其中,500多个大中小的独角兽占5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剩下15万亿美元是七个大型科技企业,包括微软、苹果、亚马逊、高通、英伟达、脸书、特斯拉、谷歌。“这些大型科技企业与其说是高端产品的创造者和灵魂,不如说它是高端产品生产性服务业的链头企业。”他说。
因此,黄奇帆提出,风投创投等基金应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五大类企业: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专业生产性服务业50强企业、软硬兼修的制造企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以及类似苹果、微软、华为的链头企业。通过“投早、投小、投长期”,风投、创投基金应支持这些企业发展,以催生高市值独角兽企业,并推动中国股市和经济的整体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