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市场传言10余家深圳水贝地区黄金料商相继出现经营异常状况,其中部分黄金料商早已人去楼空,引起广泛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此前也曾去网传“跑路”的几家公司进行实探,其中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简称“粤宝鑫”)门店已经关灯闭门,店内物品基本清空,也有部分商家处于正常营业状态当中。
9月26日晚间,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官方微信号发布倡议书称,在当前金价高位波动的背景下,个别商家假借实物黄金交易之名,违规开展类期货性质的“黄金投资”业务,此类行为潜藏高杠杆对赌、资金链断裂等重大风险,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更直接损害“水贝”整体形象。司法机关已对相关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违规人员将依法追究责任。

倡议书指出,为共同维护水贝市场的健康生态与长远发展,该协会倡议坚守合规底线,杜绝违规经营,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变相期货交易、高杠杆对赌等违规行为。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杜绝一切脱离实物的虚拟交易和杠杆投机。
强化风险意识,审慎选择合作,加强对合作伙伴的资质审核与背景尽调,审慎评估其经营实力与合规状况。避免与实力不清、模式存疑的机构开展合作,防范连带风险。
践行诚信经营,珍惜行业声誉,坚持诚信为本、质量为先,杜绝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共同捍卫“水贝”这一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客户信任度和市场美誉度。
落实反洗钱义务,筑牢合规防线,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风控机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反洗钱工作,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等法定义务。
加强行业自律,共建监督机制,商户之间相互提醒、监督。如发现违规行为,应主动向行业协会或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形成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作为中国最大的金饰加工产业基地,深圳水贝地区云集大量民营金饰加工企业,每年创造数千亿元的金饰加工产值。所谓黄金料商,主要是黄金原料提供商,他们一方面通过代理商等渠道回收大量民间旧金条金饰,另一方面将这些旧金条金饰打造成标准的黄金板料,再出售给黄金零售商(用于制作新的金饰金条销售),赚取回收与销售之间的价差。
近日,国际金价再度表现强势,记者查询发现,水贝金饰的克价也一度突破850元。金价高企之下,消费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与此同时,黄金珠宝行业的借货、代卖、寄售行为也多次导致纠纷。就在去年4月,网传一家名为“千百万珠宝”的门店或因在上游拿黄金原料赊账,收下游商家货款后却一直未发货,携上百斤黄金货款跑路,涉及金额高达两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粤宝鑫爆雷并不是因为板料销售,而是因为通过预定价模式玩对赌,该模式允许商家以少量资金控制大量黄金,客户只需支付一定的订金,就能锁定大批黄金,并享受看高或看空带来的全部收益。
记者在深圳水贝走访后发现,一些在水贝市场早已存在多年的交易模式——私盘对赌、违规的场外流通存在较大风险。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上述事件的本质就是黄金料商从“交易商”到“庄家”的角色异化,市场仍缺乏现代商品市场的风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