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杨烨)9月26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从经济能级、产业升级、共富实践等维度详细披露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浙江经济总量实现三级跳,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万亿元三大关口,2025年预计达9.5万亿元,创新与开放动能持续增强。
经济能级“三连跳”
发布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用“量质齐升”概括浙江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十四五”期间,浙江经济总量连续突破7万亿元、8万亿元、9万亿元大关,今年预计占全国份额提升至6.7%左右,五年增量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杭州加一个台州”的经济体量。人均GDP同步攀升,从2020年的1.46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1.9万美元,今年将稳稳突破2万美元大关,标志着发展水平迈上新层级。
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十四五”期间,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3.3%,现代纺织与服装、绿色石化、高端软件等5大产业集群均突破万亿规模。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产量超92万辆,较2020年增长12倍;2025年1月-8月产量71.8万辆,同比增长52.8%,渗透率58.2%,也就是说,每10辆上牌新车中有6辆是新能源汽车。
开放型经济能级同步跃升。“十四五”期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第3个3000万标箱级大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全球第1;“义新欧”中欧班列线路增至26条,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已累计开行超1.3万列。面对外贸变局,浙江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年进出口总额突破5万亿元,出口占全国的份额提高至15.3%。
共富实践成效显著
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在“缩小三大差距”上交出亮眼答卷。“十四五”期间,山海协作工程带动山区海岛县GDP全部突破百亿元,2024年山区海岛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省平均1.5个百分点,设区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从2020年的1.62缩小至1.54。
富民增收成效显著,2024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8万元、4.28万元,连续24年、40年居各省区首位,城乡收入倍差从1.96收窄至1.83。民生领域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21年至2025年累计安排民生实事资金超8000亿元,推动异地结算医疗机构开通率从26.9%升至94.5%,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99.7%,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公办就读率92.9%,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通过“民营经济32条”等政策释放红利,浙江市场主体总量达1300万户,较2020年增长35%。此外,浙江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量连续27年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