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在青岛市顺利举办。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开放共融:金融新业态与新趋势”为主题,首次从“创投风投盛会”升级为“金融行业盛会”,汇聚百余位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创投风投机构高管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全球风投市场发展趋势。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在致辞时表示,当前,青岛市正加快构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在内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期待各方与青岛市共同推动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共同深化科技合作,聚焦重点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承诺将强化政策保障,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山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山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王新国认为,创投风投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和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山东省将促进创投风投发展列为优先方向,明确打造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高地,通过“外引”“内育”支持创投机构发展,培育本土集聚区与创业投资领军企业品牌。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一级巡视员竺煜在致辞中介绍,中国证监会积极推动优化股权创投生态,从募资端拓宽资金来源、支持AIC股权投资试点及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发行科创债;从投资端配合出台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逐步落实差异化监管;从退出端支持并购基金发展,允许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收购符合条件的未盈利硬科技企业。
本次大会还有两大亮点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一是揭牌及签约项目投资金额超450亿元,青岛市政府分别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4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战略合作期内将为青岛市提供5000亿元人民币意向融资支持。二是保险资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试点成功落地,阳光恒益(青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发起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标志着青岛市成为全国第5个拥有该类基金的城市,进一步丰富了青岛市金融业态。
此外,大会正式发布《青岛市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根据行动方案,青岛市将聚力整合政府引导基金,构建创投基金、产投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基金“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同时明确阶段性目标:力争三年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合计不低于150亿元,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
大会邀请多位行业领军人物作主题演讲,为金融发展建言献策。为推进金融现代化、建设金融强国,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提出五点建议:一是鼓励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的金融与科技协同创新;二是深化金融机构与监管体系改革,适应新趋势;三是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与规则影响力;四是推动金融内部各业态之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五是坚守风险底线,强化数据安全与适应新业态的监管能力,实现创新与安全的平衡。
《证券日报》记者从现场获悉,大会为期1天,采用“1场主论坛+5个平行论坛”的方式,精准涵盖行业热点。议题聚焦金融开放与投资新机遇、ESG金融改革与绿色金融创新、AI技术变革下的金融与科技、企业并购产业重组与资本市场新机遇、全球产业重塑浪潮下的货币新格局,全方位剖析金融行业发展趋势,为参会者搭建了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并组织10个优质项目同台路演,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直接面对投资机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