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太原9月28日电(记者王怡静、马晓洁)无人驾驶车辆、“近零碳”运行的机场、模块化变电站快速建成……科技的浪潮让人们的生产更智能、生活更便捷。在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上,记者感受到,数智与低碳共同勾勒出能源转型下的可持续未来。
“这车怎么没有方向盘?怎么开?”在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参展观众见到这辆自动无人驾驶小巴问道。工作人员孙呈朝解释道:“这辆车上一共有6个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就是它的‘眼睛’。依靠这6只‘眼睛’以及技术加持,这辆小车能实现全程自主导航、自主避障,进而达成全天候的自动驾驶摆渡作业。”
孙呈朝介绍的这辆车是专为园区参观接待、通勤摆渡、观光游览场景打造的L4级商用自动驾驶纯电动小巴,目前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不连沟煤矿投入使用,方便、快捷又环保。此外,该公司还研发了用于物料转运的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F系列,适用场景广泛,无论是复杂的工业生产车间,还是特定的封闭园区,它们都可以稳定且快速地执行运输任务。
在中国航空产业集团的展厅内,记者见到了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的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以光伏、中深层地热、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为基石,通过“两源一储一终端”技术路径,驱动用能方式全面绿色转型,预计光伏年均发电量约1.2亿kWh,预计年总降碳量约11.82万吨二氧化碳,为绿色交通发展领域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境价值。
“真是想不到,现在连变电站也可以说建就建了,科技的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在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参展观众王峰梅感慨道。
王峰梅所说的“说建就建”的变电站指的是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新一代数字化近零碳全预制变电站方案”,相关产品(如车载移动式变电站、电网用预制舱)以预制舱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将舱体和设备整体运输到现场后,只需进行简单拼接和接线工作,即可完成变电站建设。
展会上,从“智慧园区”“绿电园区”的蓝图落地,到智能矿山、全场景底盘换电重卡等具体应用,一系列先进的构想与理念正在步入现实。这些成果令人赞叹,也让人们对低碳与数智共同描绘的未来图景倍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