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8 08:38:21 股吧网页版
虚假流量和病态流量都是必须铲除的毒瘤
来源:南方都市报

  媒体披露,网络水军现已从最初的“单兵作战”发展到“规模操作”,从侧面的舆论引导到直接的黑公关、流量造假等,网络水军乱象成为扭曲市场竞争、破坏平台生态、侵蚀社会信任的毒瘤。与此同时,“病态流量”也持续引起了各方关注,户晨风、蓝战非等网红近期因制造对立情绪、传播不良信息被多平台封禁,反映出了“病态流量”现象的治理问题。

  山东烟台的梁女士至今还记得账号被封那天的茫然与无措。原本经过半年摸索,她的化妆品直播业务刚有起色,每天5场直播能带来几万元收入,然而这一切都因网络水军的恶意举报戛然而止。在莱阳警方破获的网络水军案中,不法分子将水军业务明码标价,无论是转发、点赞还是评论,均可按需购买。

  与此同时,一批网红和营销号通过挑动群体对立、渲染恐慌焦虑来获取流量。他们借社会热点事件强行关联身份、地域、性别等信息,进行标签化、污名化炒作。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网络水军制造虚假流量牟利,网红和营销号靠恶意挑动负面情绪做流量生意,形式有别,但其侵蚀行业生态、冲击网络秩序的危害并无区别。

  虚假流量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侵犯了普通网民的知情权,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而靠制造对立情绪、传播不良信息来获取流量的网红,则将网络空间变成了负面情绪的“垃圾堆”,同样靠毒害网络环境来攫取利益。

  无论哪一种现象,对网络生态的侵蚀都是系统性的。首先是扭曲了价值的评判标准。当虚假数据可以轻易刷出,极端言论比理性表达能够获得更多推荐,努力做好内容还不如轻松带节奏,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深耕内容?

  其次是冲击了平台秩序。无论是水军的批量操作,还是网红的恶意炒作,都在挑战平台的内容审核机制与推荐逻辑。尤为严重的是,虚假流量和病态流量毒化了社会心态。如果对立成为常态,戾气被美化,那么公众的公共讨论空间势必被压缩,理性对话和交流就会成为一种奢侈品。在这种环境中,社会信任就会被一点点瓦解。

  面对虚假流量和病态情绪交织的网络环境,多方协同治理至关重要。近年来,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安部依托“净网”专项行动,持续重拳打击。仅2024年一年,全国公安机关侦破网络水军的案件就达900余起,抓获嫌疑人5000余名。此次多平台对户晨风、蓝战非等网红的封禁,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和平台对病态流量现象的重视和治理决心。

  虚假流量和病态流量都是必须铲除的毒瘤,但流量就是生意,难免会有一些人为了流量而践踏红线。有鉴于此,平台责任要进一步压实。必须优化算法逻辑,降低极端化、煽动性内容的权重,加大对优质、理性内容的扶持,同时建立更严密的账号识别机制,对频繁煽动群体对立、渲染不良情绪的账号进行标记与限流,防止其屡屡靠换马甲重来。

  技术反制的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当下网络水军已用AI生成内容、矩阵账号协同作战,相关治理也需要技术赋能,努力实现对虚假流量和病态流量的早期预警和精准拦截。

  面对虚假流量和病态流量的侵扰,公众也应该筑牢情绪防火墙,提高自己在网络空间的素养,以免被心怀叵测者轻易带节奏。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平台应畅通相关机制,方便和鼓励用户对刻意挑动对立、贩卖焦虑的内容进行投诉和举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