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降息落地、美国最新公布的就业和消费数据双双超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段时间以来美元指数起伏震荡加剧。从市场表现来看,美元指数收盘价从9月23日的97.232飙升至9月26日的98.347。
华福证券在最新研报中强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美联储多位委员最新表态强调通胀上行风险,在经济边际改善背景下持续推升实际利率,令美元指数开始呈现较大的回升弹性,并可能持续。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避险资金的惯性回流是驱动此轮美元指数强势回升的关键,不过中长期来看,美元走弱趋势依然难改。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上表示,最近美联储开启了降息的历程,但这个降息的决定非常拧巴,因为美国短期会面临滞胀的风险,不管是收紧移民缺了劳动力,还是对外加关税产品价格涨了,其实经济未来几个季度要回落,但与此同时其通胀居高不下。在这个过程中开启降息,可能会使得未来整个美元资产实际效益不断下降,导致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全球资金越来越寻求多元化配置。
莲华资产管理首席投资官洪灏进一步指出,美元美债作为避险资产的时代正在结束。在洪灏看来,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元在今年主要货币中的走势最为疲弱。尽管美元仍占据全球储备货币50%以上的份额,并且支撑着全球超过90%的外汇交易量,但其汇率年内已贬值约10个百分点。在他看来,这一下跌趋势远未结束,其背后主要反映了美国财政状况及其经济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也明确,预计美元弱势至少会在2025年年内持续。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在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预计年内后续以及2026年美联储降息将持续,而欧央行降息放缓、日本央行仍在加息进程中的背景下,美欧、美日利差预计将进一步收窄。同时,美国就业市场走弱、经济动能放缓预计也将导致美元走弱。此外,特朗普致力于各项激进贸易、财政等政策以及不断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等措施,也导致美元信用有所受损、避险属性有所减弱。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预计2025年年内美元将继续弱势,需警惕的是若后续美国通胀意外升温以及美国经济意外好转,导致美联储放缓降息,则美元或存在阶段性反弹的可能性。
至于美元美债走势对A股市场的影响,洪灏分析指出,自2022年特别是2023年以来,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这一指标历史上与A股走势存在关联性——以往美债收益率下行时,A股走势往往与之同步。然而,大约从2023年开始,A股市场与美债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出现明显脱钩:尽管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A股并未随之走弱,反而部分板块如北证50、科创板等在年内全球主要指数中表现领先。因此,洪灏认为,虽然不能简单断言A股已成为避险资产,但可以明确的是,A股的定价逻辑已经与美债定价完全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