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8 09:43:50 股吧网页版
旅游“新”潮涌动:家门口邂逅“诗和远方”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9月27日电(记者陈爱平)随着中外游客加速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呈现“年轻态”特点。

  夜幕降临,第36届上海旅游节25辆花车流光溢彩,缓缓驶过位于徐汇区的鑫耀·光环Live商圈。草地上《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小猪妖”气模装饰与四川阿坝州花车上的“大熊猫”、上海野生动物园花车上的“狮子王”等相映成趣,吸引正在此锻炼的上海市民方雪驻足拍照,大呼“好看!”

  今年上海旅游节推出“跟着花车游上海”活动,花车所经过的古镇、公园、街区等,既是附近居民好去处,也是热门的旅游“打卡点”。例如鑫耀·光环Live云集多个运动场馆,日常既有众多都市白领和亲子家庭来此,也以“元宇宙”“二次元”闻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粉丝”。

  “这些文旅新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文化生活、增进社区交流、提高生活品质的空间载体。它们的创设、迭代过程,又吸引许多居民参与其中,大家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学钢说。

  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嘉亭荟商圈正开启“艺见未来”艺术季,其中的艺术展融入社区居民共创作品,戏剧场开设亲子家庭公演工作坊,音乐现场有本地音乐人“嗨唱”,艺术季成为市民游客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越来越多城市旅游休闲活动更显“年轻”。在今年上海旅游节期间发布的《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介绍,北京、上海、长沙、西安、哈尔滨等多地,传统节庆、赛事积极引入沉浸式体验、潮流文化、在地探索等新元素、新业态,打造“动感十足”的消费和体验场景,形成市场供给与人们消费需求互相促进、推动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

  在业界专家看来,“家门口”旅游休闲体验持续提升的背后,是城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负责人楼嘉军认为,各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注重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旅游休闲“名片”,也不断成就着人民美好生活愿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