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在零下60℃至零下20℃的低温库内,牛肉、帝王蟹整齐码放;智慧物流监管平台上,货物通关、仓储数据实时流转……作为全国前三、华东第一规模的单体冷链物流项目,中国(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平台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投运,截至2025年9月,优质肉类蛋白、水产、水果等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0万吨。
宁波梅山国际冷链副总经理高冬冬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梅山国际冷链项目的冷库容量达30万吨,目前库容率维持在30%左右,发展空间巨大。冷链物流,‘鲜’字为先。对于进口冻品而言,每一分钟的通关时效都直接关系到商品品质与企业成本。”梅山国际冷链项目投运之初,便聚焦“快进快出”需求,针对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等易腐商品,梅山海关在指定监管场地开通快速通道,优化检疫查验流程,实现“随到随查、合格即放”。以香蕉为例,厄瓜多尔香蕉从抵港到查验放行仅用极短时间,较传统模式大幅提速,保障香蕉在催熟后,以最佳食用状态进入商超。梅山海关查验三科关员张永乐介绍:“针对进境水果通关时效快、品质要求高的特点,我们在落实严格检疫基础上,开通了进口易腐农产品‘便捷通道’,实行实验室快速检测,压缩通关时间,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口岸放行速度,有效提升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从而带动宁波海港口岸进口水果产业的发展。”
高冬冬表示:“我们正以仓储为核心延伸价值链,持续拓展加工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业务,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在这一策略的推动下,梅山国际冷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持续增强。仅今年8月,梅山国际冷链共接受海关查验158柜集装箱货物,环比增长139%,月均增长达47%,已完成来自西班牙、巴西的猪肉、阿根廷的金枪鱼、泰国的榴莲等多种全球优质产品的仓储、流转工作。
截至目前,梅山国际冷链已招引贸易、物流、服务等产业链企业83家,成功与双汇、优合等行业内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拓了从澳大利亚、南美、欧洲至中国的冷链跨境贸易新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