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月饼的行情依旧平淡,但总有些网红选手表现突出。
9月以来,贵州的“省医月饼”、浙江杭州的“寺庙月饼”、顶流胖东来的月饼礼盒都在引发抢购,一盒难求。
胖东来350元的月饼礼盒,上市后迅速售罄。贵州省人民医院食堂生产的月饼,一个经销商一周就能卖出超2000盒。
月饼抢购热潮甚至席卷了寺庙。杭州法净寺生产的素月饼,成为了需要代购们凌晨排队抢购的爆品。
寺庙月饼火到限购,代购凌晨4点去排队
“最近不打算再去法净寺了,太累了,得凌晨四点半就去排队。”法净寺素月饼的火爆程度,一度劝退了杭州代购叶子(化名)。
如果说蛋黄莲蓉是广式月饼的“白月光”,中秋排队买一盒热腾腾的酥皮月饼并当场吃掉,才是江浙沪人民的生活气。其中,素月饼是苏式酥皮月饼的一个分支,常见馅料包括椒盐、黑芝麻、豆沙、莲蓉、鲜花等。
每年中秋节前,杭州灵隐寺、法喜寺与法净寺的素月饼都行情火热,近年来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消费者尝鲜。今年,由于灵隐寺、法喜寺没有推出素月饼,消费人流便涌向了法净寺。
和传统的月饼礼盒相比,寺庙月饼价格亲民。法净寺的素月饼,共分为三个规格:盒装(60元/8个)、油纸包的筒装(50元/8个)、以及现烤散装(7元/只)。
9月11日,杭州法净寺素月饼正式开售,但每日供应量十分有限。据网友发帖,天还没亮,法净寺就已开始大排长龙。“很多代购凌晨4点半就在庙外面排队。5点来钟队伍已经排了几十号人,到6点一开门,筒装和盒装月饼就基本卖完了。”叶子描述道。

小红书上关于法净寺月饼排队的帖子。
仅开售第二天,法净寺的素月饼就因为过于热销,筒装与盒装月饼开始实行限购。9月26日,距离中秋节还有10天,法净寺的筒状与盒装月饼已经停售。这也让代购市场定价进一步上抬。
时代财经了解到,法净寺月饼刚开售时,一份盒装素月饼的代购均价在80元(不包邮),较原价加价20元。9月27日,随着盒装与筒装素月饼停售,市面上一盒法净寺盒装素月饼的价格涨至88~128元,最高较原价溢价超100%。现烤的散装月饼6只售价为79.9元,溢价也超90%。
不同于法净寺素月饼的限量供应,作为素月饼界的“老网红”,上海龙华寺已形成了规模化生产。
据了解,龙华寺的素月饼由位于寺庙内的龙华寺素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除了月饼,龙华素斋日常还生产青团和各类素斋,并在上海本地开有素斋糕点工厂店。
淘宝上,一个名为“龙华禅素”的代购店铺,上架有素月饼、云片糕等多款龙华寺生产的糕点。其中,原价40~48元的盒装素月饼(一盒四个)在店内标价52.8元至65元,产品的已售超过2万件。
传统月饼生意有压力,老牌提前停产
与限量供应,以稀缺性来激发消费者购物欲的各类网红月饼的畅销态势不同,许多由传统月饼厂家生产的月饼产品,市场空间正逐渐收缩。
传统月饼市场的变化也体现在了张钊(化名)今年的订单上。“和我刚入行时的2016年比,今年,每粒月饼的出厂价下降了40%。客户不愿意为代工月饼花那么多钱了,我们的毛利被压得非常低。”张钊在广州一大型月饼工厂做销售经理,工厂常年与省内数十家传统酒楼与高星酒店合作,推出月饼礼盒。
因为张钊所在工厂的产能在省内属于中上游,且配置了自动化生产设备,靠着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今年工厂仍接下了一部分小厂无力消化的低毛利订单,“但很多旺季销售额在2000万~3000万元的工厂,今年扛不住经营压力,直接关停了。”

线下商超,价格在100到200元的月饼礼盒最为畅销。时代财经摄。
广州酒家等老牌今年的月饼产能也似乎有所缩减。
2024年,广州酒家月饼系列产品收入16.36亿元,较2023年时的16.69亿元小幅下降。根据社交媒体上多个广州酒家渠道商发布的内容,今年9月12日与9月16日,广州酒家已经完成了“九星赞月”“八星礼月”等7款月饼的生产,后续不再追加生产量。
就上述信息,9月25日,时代财经向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复。不过,据时代财经向一位广州酒家批发商了解到的信息,广州酒家部分月饼提前停产情况属实,“今年行情不好,所以广州酒家停产得比较早。往年,广州酒家起码要到中秋前几天才停止出货。”
从事传统酒楼行业超过30年的老张(化名)也认为,今年行情有些淡。往年,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时,老张到客户家拜访时总能看到几盒月饼,“但今年几乎没有”。
此前,时代财经从某广东月饼品牌经销商处了解到,今年其销量仅为去年的一半,利润承压。另据媒体报道,北京、济南等地不少酒店,不仅客房销售部员工,连保安、保洁等内勤员工也背上了月饼销售KPI。
月饼消费逻辑已悄然转变。比起传统月饼礼盒,如今的年轻人更加注重月饼是否具有性价比、成分是否健康,以及产品是否能带来情绪价值等属性。京东与天猫平台上,在热销榜排名前五的月饼礼盒,价格大多在50到138元区间。而线下商超,最热销的月饼礼盒,售价也集中在100元至200元。
京东消费数据及用户调研显示,2025年月饼市场,约59%的消费者偏好简约包装,约73%的消费者明确关注“成分健康”,低糖、无添加类产品显著增长。
人们对月饼的爱其实并未消失,只是在悄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