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钟国斌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极飞科技”)近日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值得注意的是,极飞科技曾于2021年11月向上交所申请在科创板上市,保荐人申万宏源证券,公司于2022年5月终止IPO。
招股书显示,极飞科技成立于2007年,自成立以来,公司将研发目标聚焦在农业生产的管理环节,将新能源、智能化、机器人技术相融合,开发全新的农业机器人产品。公司主要产品涵盖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设备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4年度极飞科技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术,公司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高精度作业能力、效率效益远高于人力劳动和传统农机的智能农业机器人,持续通过“机器人代人”的方式填补农业劳动力缺口。
招股书显示,2015年,极飞科技从劳动环境最恶劣的农药喷洒工序入手,推出了农业机器人的先导产品电驱动多旋翼自主作业农业无人飞机。凭借对不同作业任务和地形下农作物管理多样化需求的深刻理解,极飞科技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矩阵,推出了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公司还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终端用户能够远程操作其农业机器人,并实时监测田间状况。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极飞科技收入分别为6.05亿元、6.15亿元、10.66亿元,期间利润分别为-2.54亿元、-1.33亿元、7040.7万元,公司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极飞科技收入为7.45亿元,同比增长2.08%;期间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49.11%。
但极飞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过往期间的收入不能作为未来表现的指标,随着持续扩大业务运营以及投资研发,未来公司的成本及开支将有所增加。若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并管理开支,未来极飞可能也会亏损。
极飞科技的收入来源于销售农业机器人,包括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及配件。但整体农业机器人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目前来看,农业无人机还是极飞科技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这部分收入占比为87.8%。
股东方面,截至招股书公告日,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有权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42.97%所附的投票权,包括彭斌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9.01%;及厦门极力(由彭斌通过其普通合伙人身份控制)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3.95%所附的投票权。其他股东包括软银、百度、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高瓴等。
极飞科技本次IPO募资将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涵盖农作物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升市场份额及知名度,并使其保持在农业机器人行业的领先地位;扩展公司的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提升公司全球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及服务效率;建立新总部,作为公司管理、研发及创新活动的中心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专利数量全球第一,累计申报4100件,但公司在招股书中称“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索赔”。尽管公司努力识别并避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但未必总能成功。任何有关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侵权的索赔,无论是否有实质依据,均可能损害公司的经营能力。
极飞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在农业机器人行业与国内外公司展开竞争,所处的行业进展迅速且在不断变化,行业的发展情况可能会和预期不符,如果未能与现存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有效竞争,业务、财务情况及运营结果可能因此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效地推出新产品、升级现有产品或持续提供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组合,并紧跟市场最新需求和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如果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或紧跟行业技术的进步,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