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5滁商大会暨滁商总会成立大会在安徽滁州举行,来自五湖四海的近800名滁商代表和各界嘉宾相聚于此。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合肥荣事达集团董事长潘保春来了,上海市滁州商会会长罗兴刚来了,广东省滁州商会会长王建来了,义乌市滁州商会会长李兵也来了……会上,滁商总会正式揭牌,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当选滁商总会会长。
滁商历史悠久,并随着滁州的发展而不断向前。九百年前,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让滁州声名远播,承载着“与天下同乐”的文化符号,孕育了具有“兼济天下”文化基因的古滁商群体。明正德年间,心学大师王阳明在滁州任职讲学,宣扬“四民异业而同道”“知行合一”思想,对广大滁商的经营理念产生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滁商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惧风浪、搏击商海,成就了以井贤栋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家,以及安徽天大、金鹏控股、安徽天康等全国500强民营企业。
当前,安徽全省民营经济向新向优发展,“亭好滁州”乘势而起,成立滁商总会恰逢其时。2024年,滁州GDP突破4000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安徽第三,全国排名从2012年的第185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85位,成为近十年全国进位最快、增速最高的地市之一。去年,滁州全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县域“四个全覆盖”,真正实现从“环滁皆山也”到“环滁皆产业”的生动蜕变。今年上半年,滁州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综合实力位列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75位。
敢于善于改革创新,是滁州发展的关键所在。47年前,滁州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用18颗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以来,滁州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赋予了滁商“回家”的动力——
在创新平台打造上,滁州把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作为加快各类科创平台建设的重要抓手,已与72家长三角地区的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共建“科大硅谷”“工大智谷”,用好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在合作载体建设上,滁州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对标学习沪苏浙,在全省率先实现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园区合作全覆盖,省际合作园区数量和体量均居全省第一;
在产业项目招引上,过去三年,滁州共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近1400个,带来4600多亿元的省外资金。在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中,来自沪苏浙地区的产业项目占省外项目的70%,利用沪苏浙资金总量居安徽首位。
不少滁商已感受到近年来的变化。“滁州地处两大都市圈,区位优势独特,是创新发展的沃土。此外,滁州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更是企业安心发展的沃土。”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海啸表示,深耕滁州数十载,他深深地感受到本地一流的营商环境,希望通过滁商总会平台吸引更多链上企业落子滁州,共同打造高端制造的创新高地。
滁商,不仅是滁州引以为傲的“金色名片”,更是滁州乃至安徽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将积极发挥滁商总会的作用,做凝聚滁商、联动发展的‘连接器’,做促学共进、开放赋能的‘加速器’,做回报桑梓、践行责任的‘转化器’,助力实现‘兴滁商、新滁州’的美好愿景。”滁商总会会长井贤栋说。
滁商兴则滁州兴。滁州市委书记吴劲说,现在的滁州是厚积薄发的奋进之城、产业兴旺的创新之城、开放包容的活力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正勇担“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弘扬小岗精神,全力创先争优,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同时他表示,市委、市政府一定会做好服务保障,当好坚强后盾,与广大滁商同心同行,携手“兴滁商”、共建“新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