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8日电 近日,“倾听·助力·共富与亿万农民同心共行致敬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第八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发布会邀请了多位“丰收者”,通过鲜活案例讲述农行金融助农故事,展现秋收“丰”景。
发布会上,贵州邦朵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兴群以《一片茶叶的远征》为题,详细讲述了多年来农行对邦朵茶业的金融支持。
从贵州独山的深山茶园到远销海外的国际市场,从初创时的融资困境到年创汇突破500万美元的成长蜕变,贵州邦朵茶业有限公司的“远征之路”上,始终有农行的金融力量相伴护航。八年来,农行以创新的金融产品、贴心的服务举措,为邦朵茶业送去“及时雨”、撑起“防护伞”、递上“开山剑”,助力这家本土茶企从蹒跚起步到稳健前行,更带动一方乡亲踏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独山山清水秀、土壤富硒,是种茶的天然宝地,可当地茶农守着优质资源却难有增收,“让独山茶叶走出大山”成为安兴群的初心。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2019年,邦朵茶业初具规模,却因缺担保、缺抵押陷入融资僵局,扩大种植、升级加工的计划屡屡受阻。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农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量体裁衣地提出以林权作为抵押的融资方案,迅速为其发放300万元贷款。“他们说‘你的林权,就是你的底气’,这句话让我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安兴群回忆道。这笔贷款如同“第一捧水”,精准浇灌了初生的创业梦想,让邦朵茶业的发展齿轮正式启动。
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7月,一场暴雨突袭独山,洪水冲毁了邦朵的生产厂房,泡烂了库存茶叶,眼看贷款即将到期。就在安兴群心灰意冷时,农行工作人员踩着泥水深入灾情一线,没有一句催款的话,只留下“这坎,我们一起迈”的承诺。短短几天内,300万元贷款展期的审批通过,为濒临绝境的邦朵注入了“救命钱”。这场及时的展期,不仅保住了企业的生命线,更护住了茶农的就业盼头,让安兴群重新燃起了斗志。
渡过洪灾难关后,邦朵茶业逐步恢复元气,产品远销欧洲市场,80%的茶叶实现出口。可2022年,冲击再次袭来:欧洲港口关闭、海运成本飙升,十几个货柜的茶叶积压在仓库,企业面临 “断单”危机。坐以待毙就是死路一条,安兴群和团队果断决定开拓非洲市场,摩洛哥等国的需求让他们看到了新希望。
但是,新客户提出“先赊200万元货”的要求,又让刚缓过劲的企业陷入资金困境。关键时刻,农行客户经理再次主动对接,在详细了解企业经营规划和市场前景后,以信用贷款形式为其发放200万元“农产品原料采购贷”。凭借这笔资金,邦朵茶业迅速收购鲜叶、赶制订单,成功打开非洲市场。如今,邦朵茶业在非洲广受青睐,2024年底创汇突破500万美元。这200万元贷款也成为劈开市场困局的“一把剑”,为企业开辟了全新发展航路。
挑战从未停止,护航始终在线。今年,茶毛虫灾害突然爆发,邦朵茶园受损严重,采摘次数从一年四采减至三采,产量直接腰斩,原料紧缺导致生产停滞,而即将到期的贷款又让安兴群彻夜难眠。农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派人蹲点茶园查看灾情、梳理企业账目,迅速为其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不用拆东墙补西墙,我们才能一门心思扑在‘虫口夺茶’上。” 安兴群说,正是农行的“定心丸”,让企业得以集中精力开展虫害防治,最终保住了茶园,也稳住了茶农的生计。
如今的邦朵茶业,已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龙头”企业。厂区门口,茶农们农忙时采茶、农闲时进厂挑茶的场景成为常态,企业累计创造260多个就业岗位,71户茶农的生活因茶而变:有人盖起了新房,有人添置了农机,孩子们的笑声脆生生。
从林权抵押的“第一捧水”到暴雨展期的“一把伞”,从开拓市场的“一把剑”到虫害时的“一面盾”,农行始终以“陪我们走”的担当,为邦朵茶业的每一次冲锋保驾护航。正如安兴群所说:“是国家队的金融力量,让我们敢闯、敢拼、不孤单。”
未来,农行将继续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以更精准、更贴心的金融服务,助力更多像邦朵茶业这样的本土企业走好“远征路”,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