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8 21:22:00 股吧网页版
银行理财子权益投资加码,年内调研“硬科技”超2000次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陈君君

  2025年开年至今,理财子公司在权益市场的动作越发频繁。一方面,调研上市公司次数激增,年内已累计超过2000次,重点聚焦于创业板与科创板等“新质生产力”板块;另一方面,权益类及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调研与发行的双重升温,反映出银行理财在主动管理与权益投资方向上的战略性调整,也与宏观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客户需求变化密切相关。未来,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和资金环境改善,理财公司在权益投资的角色将更加活跃,权益类理财产品也将成为银行理财转型的重要抓手。

  “硬科技”成调研重点

  2025年1月至今,理财公司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理财公司年内对A股上市公司开展的现场与电话会议调研次数已超2100次。这一规模相比往年显著增长。

  从板块分布看,创业板与科创板是调研重点,合计占比接近一半。其中,创业板调研422次,科创板调研452次;上证主板与深证主板合计827次(其中上证主板341次、深证主板486次),北交所相对有限,仅40次。

  (理财公司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情况,2025年1月1日~9月28日,第一财经据Wind数据等不完全统计)

  调研活跃的机构以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为主,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单家机构调研次数均超过200次。其中,宁银理财年内调研接近300场,重点关注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与医药健康等领域。兴银理财则累计调研239次,覆盖190只个股,其中创业板与科创板公司合计占比超五成。

  个股层面,“硬科技”类公司成为调研重点。中控技术、东芯股份、汇川技术、瑞迈特等频繁出现在名单中。例如,招银理财在年内先后五次调研中控技术,围绕人工智能应用展开讨论。在9月初的调研中,招银理财特别关注该公司新近发布的工业AI大模型TPT2的价值与落地。

  调研与市场表现之间也呈现出一定联动性。浦银理财年内调研的56家公司中,有44只股票在调研后至今实现上涨,其中6只个股涨幅超过翻倍。但不同赛道个股走势分化,迈威生物-U在1月接受调研后股价上涨超过158%,而中农立华则在调研后下跌3.3%。

  在兴银理财9月的调研案例中,晶盛机电在调研后股价上涨30%,受益于光伏与半导体设备业务扩张。但姚记科技与科兴制药则在调研后出现回调,分别下跌6.5%和4.9%,背后因素涉及行业竞争与政策压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理财子公司调研热度上升,一方面与净值化转型后主动管理需求增加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机构在宏观政策转向背景下对结构性机会的探索。

  权益及混合类产品规模超去年全年

  除了调研动作频繁,理财子公司在产品端的权益布局也在显著提速。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在售和募集中的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超过300款。

  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年初至今,权益类及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259只,规模727亿元。去年同期仅217只、规模371亿元,而去年全年也不过329只、规模625亿元。今年前九个月的发行规模已全面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一些被动跟踪指数产品在近期以来单位净值出现较可观涨幅,加上费率优惠,客户申购热度明显上升。”华东一家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说,当前行业普遍希望增发含权产品,探索“固收+”模式,以应对客户对中高风险收益的需求。

  宁银理财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今年表现较好的“固收+”产品主要通过直投股票、转债以及FOF等方式增厚收益。科技、制造、黄金与红利等板块阶段性行情突出,帮助部分产品实现较好的权益增强效果。尽管A股整体估值仍处在历史均值区间,但债市利率下行背景下,股票相对债券的性价比在提升。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股、债、金三类资产仍有上涨空间,逻辑在于低通胀与宽松流动性环境下的资金推动。”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对记者说。

  但进一步拆分来看,纯权益类产品发行依然偏少,年内仅17只、规模12亿元;而混合类产品发行242只、规模715亿元,占比超过九成。换言之,目前理财公司更多通过“固收+”或多资产混合的形式参与权益市场。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指出,2025年上半年理财直接权益配置规模降至五年低点,但通过基金间接配置的规模却达到五年高点。自8月以来,混合类与“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预计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理财资金增配权益的规模合计将超过千亿元。

  他进一步测算,2025年前8月新发权益类产品月均11只,同比增长19%;新发混合类产品月均42只,同比增长57%;固收类产品也有所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为7%。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2025年上半年,债券类(含同业存单)占比维持在55%以上,规模18.3万亿元;权益类配置占比仍低,仅2.4%至3.3%,规模0.8万亿元,创近五年新低。

  “理财子公司未来权益投资能力的建设至关重要。”一位股份行理财机构人士认为,随着股市赚钱效应增强,客户的配置需求会边际提升,银行理财必须通过产品分层、客户筛选和权益投研积累,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