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8 21:45:21 股吧网页版
让假期出行更便捷、物流更畅通——国新办发布会聚焦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叶昊鸣、魏弘毅)中秋、国庆假期将至。假期交通出行状况如何?如何更好服务保障出行人群?在2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予以回应。

  23.6亿人次!出行热度持续高涨

  外出旅游、返乡探亲……今年国庆连着中秋,形成了8天的“小长假”。假期中的出行人数有多少?

  “这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3.2%左右。”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说。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出行,自驾仍是公众出行的主要方式。李扬表示,预计今年假期自驾出行将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时段,预计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流量达1400万辆。

  铁路方面,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表示,预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将超过2.19亿人次,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其中,10月1日为假期客流最高峰日。

  民众出行选择越来越多元化,民航市场也越来越火爆。中国民航局总飞行师熊杰介绍,今年假期全民航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920万人次,比去年假期同期增长3.6%左右,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23.6亿人次的出行,何时客流较为集中?李扬认为,预计假期第一个出行高峰出现在10月1日,单日或超3.4亿人次,将突破历史峰值。第二个高峰会在中秋节后的7日、8日两天出现。

  假期出行,大家都去哪儿?李扬表示,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比较强劲,比如上海、成都、北京、广州、西安、杭州、南京、重庆等城市的旅游热度会突破去年高位。出境游方面,预计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全力做好出行服务保障

  每逢假期,对交通运输行业来讲都是一场“大考”。李扬表示,将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及时做好预警提醒。对涉客重点领域实施提级管控。

  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流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提升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国网辽宁朝阳供电公司提前对龙城高速口、凤凰山景区等沿交通主干线、旅游景区充电站(桩)进行巡视检查,对城市外围主干道、物流中心等充电网络进行韧性加固。目前,朝阳市充电站、充电桩已全面进入保供状态,将有效保障节假日期间用户“即到即充”。

  租车自驾旅游已经成为假期出行的一种选择。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自驾出行需求将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李扬表示,将引导各地和重点企业在京津冀等城市群及热点都市圈、旅游线路沿线城市间提供异地还车服务;重点加强一线城市、热门自驾游线路沿线城市,以及机场、高铁站等地车辆投放。

  铁路方面,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表示,将统筹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资源,用好新开通的铁路线路、车站运能,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在客流集中方向采取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及时安排加开临时旅客列车或夜间高铁,在长途热门旅游路线加开高铁动卧,最大限度增加运力供给。

  民航部门着力提升旅客服务质量。中国民航局总飞行师熊杰介绍,民航局将督促航空公司、机场加强运行协同决策,着力提高航班正常水平,降低恶劣天气对旅客出行的影响。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法律法规和行业价格政策,加强价格自律。

  假期物流保障平稳有序

  假期期间,重点物资保障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发布会上,李扬表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货运预计总体保持平稳,日均货车流量约550万辆至580万辆,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能源、粮食、矿石、民生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稳定,铁路、港口、航空货物运输整体波动不大。

  节日期间,既是大家走亲访友、旅游休闲的重要节日,也是快递行业运行的重要时间节点。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廖进荣解释道,随着“两节”的临近,进入9月份以来,快递的揽收量明显上升。据统计,9月份日均已经达到了5.57亿件,高峰值单日超过了6亿件。预计节日期间快递量会有所回落,节日之后会迅速恢复到常态化的水平,总体上呈现一个U字形。

  确保节日期间寄递服务平稳有序,廖进荣表示,将督促企业加强和电商平台的沟通,保障重点的分拨中心和一些重点的干线运输平稳运转;加强行业服务质量监管,确保在中秋、国庆期间各个企业快递服务的标准不变化、质量不下降、服务不降级;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并切实维护好快递小哥的合法权益。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上下已经做好准备,全力保障大家平安出行,在此也祝愿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祥和的假期。”李扬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