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28日电(记者王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8日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国内二手车市场交易量达到957.01万辆,同比增长1.99%,累计交易金额达6232.38亿元。二手车交易规模有所增长,但成交均价从2024年同期的61180元降至53673元,跌幅达12.3%,呈现“量升价跌”态势。
报告显示,随着二手车新政深入实施,二手车交易手续更加简便、交易成本随之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跨省通办与取消“国五”限迁,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手车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转籍率保持在29%左右,较上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68.7万辆,同比增长35.5%,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销量的36.7%,但在二手车交易中,新能源车占比仅5.3%。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燃油车相比比例很小,且进入保有市场的车辆中,相当一部分是一年内的准新车,尚未到集中流入二手车市场的时间;二是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普遍低于燃油车,三年保值率平均仅为43%,而燃油车保值率为62%。同时,传统二手车平台在新能源车估值、检测和售后方面准备不足,导致市场规模较小。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二手车企业经营情况整体较为严峻,一是企业亏损比例较高。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事业部调研显示,上半年二手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73.6%,新车价格博弈持续,严重影响二手车企业经营,也导致零售购买量下降,满意度相对较低。
二是库存压力增大。2025年6月,二手车平均库存周期延长至43天,库存周期30天以上的企业占比提升至35.6%,反映出车商经营压力加大。不过,百强二手经销商中有部分企业通过转型和优化运营取得较好成绩,毛利率可到6%-8%,周转天数控制在15-20天。
三是获客成本高企但利润微薄。根据多家会员制的二手车平台测算,2025年平均获客成本已攀升至6200元,而单笔交易平均利润仅为1500元左右。资本退潮后,平台无力维持高额补贴,用户增长速度断崖式下滑。
四是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上主流二手车平台的商业模式几乎完全相同,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平台之间只能依靠价格竞争争夺市场。
整体来看,尽管“以旧换新”消费政策刺激二手车置换率的普遍提升,但受新车销量整体下滑的影响,二手车置换总量和单车毛利均有所下降。新车市场价格波动,导致二手车难以形成有效规模化的零售库存,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整体呈现“量增质不优”。
不过,报告指出,二手车行业韧性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撑下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政策精准激活置换需求,为市场带来了更为充沛的优质车源;与此同时,新能源二手车凭借政策扶持与消费需求升级,已成长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判断,2025年全年二手车交易量有望达到2050万辆左右,同比增幅预计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