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距离中秋国庆长假休市仅剩2个交易日。每逢长假临近,“持币还是持股”都会成为投资者的重要话题。
长假期间A股休市时间较长,而海外市场正常交易。持股或需承担海外“黑天鹅”事件带来的风险,而持币者又担心踏空节后的“红包行情”。
综合本周机构发布的研报观点,多数券商都对节后市场较为乐观,并积极建议“持股过节”。机构认为,节前部分资金情绪或趋于谨慎,但支撑本轮行情上涨的底层逻辑并未改变。经历9月以来一段时间的震荡、消化后,10月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中国银河证券:
节前短期波动加大不改市场向好趋势
节前部分资金情绪趋于谨慎,市场交投活跃度小幅回落,宽基指数呈现震荡格局,但短期波动不改市场向好趋势。展望后市,10月A股有望迎来关键窗口期,风险偏好或将进一步回暖。且市场流动性预计延续向好趋势:两融余额处于上行通道中,居民存款搬家仍处于初期阶段,美联储降息则进一步支撑海外流动性充裕。A股结构性行情依然显著,科技板块有望受益于海内外产业趋势的持续催化。
光大证券:
国庆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历史经验显示,国庆长假后随着市场热度的回暖,市场通常表现较好。对于本轮行情而言,支撑股票市场上涨的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估值目前也较为合理,并未出现明显透支,预计长假后市场大概率将重新回到上行区间。
中长期建议重点关注TMT主线。TMT板块当前存在较多催化,如产业趋势持续有进展、美联储降息周期已经在9月开启等。从近期板块轮动的情况来看,TMT板块表现已经有所占优,未来行情或将延续。
申万宏源:
调整后“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
A股中期没有下行风险,短期调整也不是大级别回调,调整后“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10月科技产业催化和长期政策布局窗口有望共振,市场结构性行情可能重新升温。近期周度级别的调整节奏加快,市场整体性价比随之提升,“红十月”行情可能在初步消化了短期性价比问题后展开。
财通证券:
持股过节蓄力新高
利好A股表现的催化因素仍在延续,叠加国庆长假的日历效应,宜持股过节。海外方面,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方面,光刻机、阿里云栖大会等产业催化不断。市场情绪端持续向好,行情震荡向上,融资资金延续流入,短期下行风险有限。结构上,成长主线有望延续强势。
广发证券:
市场确立上行趋势短期不会逆转
市场确立上行趋势,而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很难逆转,不轻易以“震荡市”的经验规律作为信号,投资者应坚守产业主线。进入四季度,市场板块表现存在一定日历效应,四季度稳定低估值及早周期板块表现或更优。2005年至今,顺周期行业在四季度的上涨概率超过65%,且有超过60%的概率跑赢沪深300指数。
华金证券:
长假期间风险有限可持股过节
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趋势,长假期间风险有限,可持股过节。复盘历史,国庆假期后A股多数上涨,这一趋势主要受政策和外部事件、流动性、基本面、假期期间海外股市表现等影响。当前来看,我国政策基调依然偏积极。股市资金面依然维持较高的流入水平,融资资金和外资节后可能出现季节性回流,新发基金也有望进一步回暖,且假期期间经济基本面或进一步修复。
中泰证券:
短期或有调整压力但中长期A股有较强支撑
本周市场风格延续分化特征,科技板块“高切低”,周期类资产整体偏弱。虽然短期存在一定调整压力,但中长期A股有较强支撑。临近国庆假期,资金避险情绪或有所上升,不排除高位科技板块短期延续调整的可能。但从中长期来看,政策基调未出现改变,长线资金与外资仍有配置A股倾向,散户情绪也较为理性,再加上券商等金融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建议“持股过节”。具体配置上,可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主线、“反内卷”概念,以及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的券商板块。
开源证券:
科技为先把握板块内的“高低切”机会
日历效应显示,“十一”长假前后两个交易日,指数表现通常“节前低迷、节后火热”;行业层面上,十月医药生物、汽车、农林牧渔、电子板块跑出超额收益的概率更高;个股层面上,十月资金偏好高市盈率标的。
整体来看,开源证券对指数的长期突破维持乐观判断。并且当下市场“科技为先”特征突出,资金从积极追逐科技板块中少数景气方向扩散至更多细分领域,赚钱效应进一步加强。建议投资者积极寻找科技板块内“高低切”的机会。
招商证券:
三季度业绩改善或持续高增的领域有望受益
考虑到出口增长维持韧性,PPI止跌回暖,A股公司盈利有望震荡修复。后续,三季度业绩改善或业绩持续高增的领域有望跑出超额收益。结合8月以来盈利预期增速变化、三季度中观景气数据来看,这些领域预计主要集中在:景气修复的中高端制造业;高景气度延续的AI产业链;以及供需结构改善、价格上涨的部分资源品。
中信证券:
坚持“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
资源安全、中企出海以及科技创新均是未来较长时间主导市场结构性行情的重要线索,三条线索对应着“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面对当前市场,中信证券建议投资者保持定力,忽略短期波动,聚焦在有真实利润兑现或者强产业趋势的行业。具体品种上,可关注资源、消费电子、创新药和游戏板块。
此外,中信证券提示,供给集中在国内、需求增长在海外且具备持续定价能力的行业值得重点关注,如稀土、钴、钨、磷化工、农药、氟化工、光伏逆变器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