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白山腹地,有一处被原始森林环抱的秘境——半截河。沿半截河溯流而上,古木参天,苔原静美,莫涯泉便缓淌此处。泉水自地下深处缓缓涌出,四季不冻,终年潺潺。它富含偏硅酸与天然矿物质,水质低钠、弱碱,入口清润甘甜。

日前在吉林省长白山举办的“走进生命之源——品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公益活动现场,来自水资源研究、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与资深学者,围绕水资源生态保护、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可持续发展、饮水安全与科学饮水等议题作了深度分享和交流,并通过实地考察长白山水源生态保护现状,向公众传递健康饮水共识,引导社会更多关注水资源生态保护。
据吉林大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肖长来介绍,长白山火山地质作用的玄武岩、火山渣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天然的地质环境;区内丰沛的降水,为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形成提供了丰沛的水源补给保障;良好的森林环境为天然水源的涵养和矿泉水的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长白山矿泉水水质以含有较高的偏硅酸为特征,水中含有偏硅酸、锂、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优质的水资源,离不开对水资源的保护。对于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天然矿泉水资源的保护,肖长来提出七点措施:一、划定泉的水源保护区范围,设立保护区标志;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护泉域范围;三、合理利用矿泉水资源,限量开发,留足生态流量;四、严禁破坏泉域植被,加大植被覆盖率;五、建立完善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保护机制;六、加大节水用水护水宣传力度;七、遵守水资源法律法规。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原司长张学俭提到,保护水资源,首先要提高洪涝灾害的防御能力,提高治理水平;其次,要遵循农业灌溉节水优先的原则;第三,回归“品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王金生表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饮水安全,用水安全。通过对源头的保护、系统的治理、科学的管理以及公众的参与,就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安全、健康、可持续的饮用水。